“下了雨,明年当然就是个丰收的好年了。”
看着黄子澄理所当然的样子,朱元璋忍不住拍手鼓掌道。
“还是黄大人修行有方,这都已经能辟谷不食了。”
“既然如此,就让黄大人负责教导没饭吃的百姓们如何辟谷撑到明年丰收吧。”
朱元璋的话一出,黄子澄顿时感觉晴天霹雳。
辟谷到明年丰收?
这种事怎么可能有人做得到。
不过这也让他知道了自己说话的离谱之处在哪。
百姓都已经没饭吃了,现在光求雨有什么用?
于是知道问题所在的黄子澄急忙跪下认错道。
“陛下恕罪,是臣四体不勤五谷不分,不懂哀民生之多艰,臣愿受罚。”
谁都知道在朱元璋眼中,一个官员合不合格不是你能力够不够。
而是你有没有真的为民着想。
朱元璋评判一个官员好坏的标准就是这么简单粗暴。
为民着想就是好官,反之就不是。
有能力不为民着想,也只是一个有能力的贪官。
黄子澄这错犯得,简直就是在朱元璋的红线上来回打滚。
要是认错态度还不好,恐怕就不是贬官那么简单了。
而是人头还能不能保住的问题了。
看到黄子澄认错态度还算积极,朱元璋怒气稍微小了一些。
想到两人以后虽然一手促成了朱允炆的削藩之举,但是好歹也是站在为君分忧的立场去做事。
当然,这些都不是最重要的原因。
最重要的原因是,昨晚朱元璋想了一夜。
始终不明白为什么自己覆灭元庭,建立大明,把大好河山重新归于汉人统治之下。
却要在暮年之时承受丧孙、丧妻、丧子之痛?
“也许是因为咱从一介布衣到改朝换代,得到的东西太多了吧。”
因为这个念头,令朱元璋失眠了一整夜。
最后悟出一个道理。
有所得必有所失。
于是他决定从今天起,少造些杀孽,为自己子孙后代多积点福。
“罢了。”
看着跪在地上的齐泰、黄子澄,朱元璋意兴阑珊的挥了挥手。
“你们两个自己上书请辞吧,退朝。”
说完,朱元璋理都不理早朝上到一半的文武百官。
背着手离开了奉天殿。
PS:久等了,等会还有一章。今天实在状态不好,各位兄弟见谅。明天加更补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