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高煦确实不是故意让胡惟庸难堪,他应该是昨晚冻坏肚子了,才搞得此刻殿前失仪。
好在稚子童言无忌。
没有人会真的会联想过多。
胡惟庸也绝非常人,他很快便趁此小插曲,重新调整好了情绪。
他道:“上位!永嘉侯枉法诸事,若证人、证据确凿,那么理应按国法惩戒!”
监察御史邓士元接话道:“陛下,丞相,永嘉侯一案的证人我已秘密带入京师,证词与证据也都已收集妥当!”
胡惟庸身形一顿……
他还真没想到,区区一个御史,竟然能够悄无声息的从广州把证人安然带入京师!
那么此事也就呼之欲出了!
其中定有锦衣卫暗中插手!
御史弹劾永嘉侯根本就是个引线!
最重要的是朱元璋要对淮西派系下手了!
而永嘉侯则属于那个最倒霉的出头鸟……
“即刻传唤永嘉侯朱亮祖赶赴京师述职,顺带自证清白!”
朱元璋虎视百官,压迫感十足的道:“倘若他证不清自己罪责,那可就别怪咱不念旧情了……朱高煦,你说呢!”
“啊……啊!?”
朱高煦还在专心致志的揉屁股,突然听到老朱喊他,他后知后觉的道:“皇爷爷,您刚刚是叫我嘛?”
朱元璋冷着脸:“叫的就是你,臭小子,你说!对于鱼肉百姓的贪官污吏该怎么惩戒!”
朱高煦想也不想便答道:“砍了他们的狗头,再挂到城墙上!!”
这问题还用问嘛?
三岁小孩都懂的好伐!
他今年都四岁了,这点小问题他还能答不上来?
“哈哈哈!瞧瞧……”
朱元璋无比高兴的道:“咱的四岁小皇孙都知道对于贪官污吏,必须要杀之以敬天下万民。看来咱在朱桓案、空印案、开济案所杀的万余人,还是有点震慑之用的!就是可惜了某些臣子,竟还不如一个四岁稚子看得明白!”
朱桓是老朱的亲侄子。
犯了事以后。
老朱的堂兄朱六九专门跑来下跪求情,并且甘愿为子替死!
就这都不行……
朱元璋最终还是按照国法,处死了朱桓!
空印案则是元末部分官员遗留下来的积弊风气,就是先在文书上盖好章,等到需要的时候,再填上相应的内容!
这还了得!
官官相护,只手遮天!
老朱自然要大开杀戒!
至于开济案,就是刑部尚书薛世明受贿,各种花样小操作,最终也没逃过国法的严惩!
三个大案,共计牵连一万外加数千之众!
流放的还有很多!
反正在老朱这里,就没有法不责众的概念!
结果……永嘉侯朱亮祖仍敢胡作非为,究竟是谁给的胆子!?
朱元璋不仅要再开杀戒,并且他还要彻查庙堂之上这些结党营私之人!
终于。
在百官的静默下。
惩贪一事暂且告一段落。
太子朱标则陆续开始向朱元璋上报一些国内的灾情,以及他赈灾所用的政策等等。
不得不说。
朱标绝对属于整个青史都排得上号的太子!
仁得爱民。
通晓内政。
且有识人之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