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有此事!”
徐达并无避讳,他回顾往昔的道:“当时朱亮祖拒守宣城,非常顽强,我怕持续强攻损伤太大,便转而用了困敌之策。然后朱亮祖便想突围冲出去,遭到先锋大将常遇春拦截……”
“结果遇春在对战之时,莫名被朱亮祖砍了一刀,血流不止,这导致兵士们皆不敢近前与朱亮祖缠斗。”
“但朱亮祖也不可能跑得掉,最终还是退回了宣城,直到上位前来督战,才再度将其擒获!”
……
元朝末年,天下大乱。
朱亮祖当时便带着左亲右邻保卫乡里,战绩相当的突出,遂被元朝授予义兵元帅头衔!
专门负责驻守宣城!
即,宣城本就是朱亮祖的根基大本营,这也解释了他为何能够扛得住徐达的强攻。
另外。
朱亮祖其实连续投诚老朱两次。
第一次是元顺帝至正十六年,朱元璋使用诱敌之计,成功将朱亮祖活捉。
那个时候老朱刚刚起家,求贤若渴,朱亮祖勇猛非常,自然被老朱所看重,遂赏赐朱亮祖许多钱财,并让其仍带领旧部。
一般来说。
对于招降的兵员,基本上都要打乱重组一部分。
但老朱用人不疑,疑人不用。
坚持让朱亮祖率领了所有旧部。
结果几个月后。
朱亮祖转头带着部将背叛了老朱,又开始死守宣城……
这才有了后面徐达、常遇春共同围攻之事。
“朱亮祖如此反复无常,皇爷爷居然还能接纳他?”
朱高煦有些疑惑,以他对老朱的了解,对于叛将应该是雷厉风行才对。
“你小瞧了你的皇爷爷!”
徐达端正身姿道:“上位实乃天生帝王,其心胸远非常人能够岂及。古有武侯七擒孟获,上位两擒朱亮祖……理所应当!”
徐达对与朱元璋显然还是多有推崇的。
这时。
朱高炽温和的道:“据传朱亮祖被皇爷爷二度拿下,皇爷爷曾亲自询问朱亮祖想要个什么处置,朱亮祖说他生前已然尽力,死而无憾。皇爷爷这才被他的豪迈无畏所触动……”
徐妙云点头赞许:“确实是个猛将,只可惜,下了战场以后,便为祸一方。”
武将贪污与文臣往往风格迥异!
武将更加强硬,造成的影响更坏,毕竟手里有兵权,在地方上就相当于土皇帝!
可以为所欲为!
而像徐达这种,战场上老成持重,平时也聚敛锋芒的武将,想来应该没有任何一个君王会不喜欢。
“但任何一个军队,似乎都很需要一个像朱亮祖这样的先锋猛将,因为这种人确实可以在短时间内亲身带动战场士气!”
朱高煦觉得朱亮祖连大明第一猛将常十万都能够砍伤!
就这战绩。
吹一辈子指定没问题。
同样也让他有了惜才之心。
“高煦,你需得明白。”
徐达想了想,道:“像朱亮祖此等人,战场上立下的功劳越大,他就越是嚣张跋扈!”
“并且不仅是他,还有他手下的一群参将、游击、百户和千户,各个都会被其的匪气所沾染。”
“所以,朱亮祖勇猛有余,但是对于军纪同样也有着相当的摧毁性。”
……
徐达习惯指挥大军团作战,他对于军法、军纪无比看重!
因为想要同时掌控数十万的大军!
靠哪一个人是没有用的!
唯有明例军法,方能定人心!
“外公所言极是,不过孙儿以为,朱亮祖对于军纪的影响大小,取决于指挥官能否压得住这等骄兵悍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