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读书之时,大本堂中。
读书声朗朗。
皇子皇孙们一个个却是无精打采。
朱权则托着脸,想着这一年的大明朝将会出现那些动荡。
不过,史书上记载得也并非真实的原貌,还需要自己谨慎印证。
而大家不知道的是。
窗外正有一双眼睛在打量着他们。
“老大,平日里,这些个兔崽子谁最好学用功啊?”
说话之人,背负双手,语气中的威严让一旁随行的锦衣卫和太监心中既恭敬又害怕得纷纷低头。
在将目光从窗边移开,此人站直后。
其壮硕的身形,更让袍子上的五爪金龙变得更加威严伸展,仿佛随后都可能大开杀戒!
此人正是大明开国皇帝,正值知天命年纪的朱元璋!
一旁的皇太子朱标听闻父皇的问询后,面色还是一如既往的恭孝和蔼。
“回禀父皇。”
“大家都很努力,皆知书达理,他日必都能造福一方。”
朱元璋今天似乎心情很是不好,面对朱标的话,他很是不屑。
“咱最怕的,就是你这些弟弟读书出来后,一个个和你样,慈眉善目,谦谦君子,性子变得柔弱迂腐起来。”
“咱朱家的男儿,要有血性才行!”
“回头我跟徐达说说,必须给这些兔崽子增添武课了!”
说罢,朱元璋又微微躬身,一双龙目再次看向课堂。
“是...”朱标看出了父皇今日心情上的不悦,不敢再像平日那般说理。
...
课堂中,见背诵已过,负责讲课的名臣宋濂缓缓开口道。
“诸位皇子背得不错,接下来就是老夫准备的课题了。”
听到这话,不少王子皇孙都打起了精神。
毕竟这个问题,会影响到他们的成绩。
更会影响到自己在朱元璋心中的位置。
宋濂看了看大家正色说道:“古人有云。”
“宰相者,上佐天子理阴阳,顺四时,下遂万物之宜。”
“可见,这宰相之职是如何重要。”
“然。”
“宰相之权甚大,古时候不少皇帝都被相权所制约。”
“甚至被取而代之。”
“今次,众位王爷的校考,就是论相。”
“论相权与皇权该如何平衡。”
听到这个课题,众人是一脸的愕然!
一方面,这相权问题历来复杂,就他们肚子里那三瓜两枣的,哪有能力说清楚?
另一方面,这个话题也十分的敏感!
本朝是有对照的!
自从胡惟庸当上本朝的宰相后。
那家伙就逐渐露出了贪婪蛮横的一面。
不仅是“淮西勋贵”,朝中很多官员皆以胡惟庸为执耳。
父皇虽然表面上没说什么,但想必心中是极其不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