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此同时。
书堂中的朱?看朱权似乎没有说话的意思。
当即认为,必是自己的言论占据了高峰。
接着,他就摆出一副兄长派头,背负双手,语重心长的说道。
“十七弟啊,哥知道你平日顽劣,但遇到困难,咱就得考量清楚。”
“就当是给大哥和爹分忧。”
“这丞相不可拆撤之理,还要很多。”
“在我看来,少说还有一点!”
宋濂看对方胸有成竹的样子,微微点头道。
“还请三王爷尽诉。”
朱?知道,宋濂在父皇心中的地位是非常高的。
自己必须抓住这此机会展现自己。
于是乎,他眼神打量着众兄弟子侄说道。
“若是照十七弟所言,此举还会寒了天下士子之心!”
“大家虽都于出身皇室,但想必都听过十年窗户的众多典故!”
“但凡是有大志的读书人,他们目标就是这朝堂上一人之下的丞相之位!”
“以此光宗耀祖!而不想,这正是入了我父皇所设之彀!”
“而丞相之位,不仅是让他们老实读书的饵料!”
“更是他们的一生理想!”
说到这,朱?看向坐住着喝茶的朱权笑道。
“十七弟,要是按你所说,撤了丞相位,不是灭了天下士子的理想吗?”
“试问此刻,如何让他们不寒心啊?”
听闻此言,身为当朝官员的宋濂再次抚须点头。
坐在后面的朱允炆更是频频鼓掌。
“在理!三叔说得好!不可寒了士子之心,朝廷理应重用丞相!如此才能让天下读书人拥护憧憬!”
其他人暗自一想后,也觉得颇有道理,纷纷说道。
“三哥所言甚是!”
“丞相只有一位,却让天下读书人为之角逐!与我老朱家来看,划算!”
“读书人向来理想崇高!应该多多鼓励,人才才能源源不断汇入朝堂!”
在他们看来,自秦一统天下后,丞相之位就存在了千年之久。
是无数人的最高理想所在!
就这么个位置,牵动之人又何止万计?
若是抬手撤之,多少读书人会因此黯然神伤?
没有了进取方向,又会导致多少人心境尽碎?
读书的生源,就是种子。
没有这些,朝廷这颗参天大树,又如何庇护天下?
门口的太子朱标,对此话亦是深以为然。
“父皇,老三之前两番言论皆是有理有据,刚才朱权所言,确实拖大了。”
然而让朱标没有想到的是。
如何合理的言论,却没有撼动朱元璋半分。
只见这位皇帝脸色依然是阴晴不定。
目光死死盯着书堂中的朱权。
此刻,朱?照对之言已尽,所有人也都看向了朱权。
眼神中颇有戏谑。
然而,面对众人的压力,和朱?看似完美的说法。
朱权确实不屑一顾。
他也懒得起身,喝了口茶后,才缓缓看向对方说道。
“父皇批阅奏章之艰,天下士子之理想?”
“三哥所言的这两件事听上去确实有道理。”
“可惜,在我看来,都是小儿之言,不足取用。”
听到这话,书堂内又是一番哗然。
朱?眼神上下打量着对方道:“十七弟,别怪哥没提醒你,大本堂每次校考照对,事后都是要禀报父皇的。”
“你说话可要小心着点。”
“我再问你,我刚才所说,如何是小儿之言了?”
对此警告,朱权根本不在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