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的丞相,朱权一语就劈成了六瓣!
可这还没完。
这不过是拆分丞相之权的第一步罢了。
书堂中,在一阵惊讶过后,六皇子朱桢依然很不甘心。
于是,他看向朱权,说道:“此法不对!”
“那若是六部的堂官掌握了公文,暗自私下串联,互相配合,中饱私囊,岂不是可以事事都瞒过父皇?”
“而且掌控权力的官员人数突然激增,群策群力下,几个衙门之间不是凡事都瞒天过海了吗?”
这话算是敲醒了一些人。
大家发现,这里面确实有一个致命的问题。
在朱权的设想中,丞相是分为六部了,但是到时,谁来监督这些手握大权的六部堂官了?
如何保证它们上报给皇帝的奏折是没有问题的了?
如此说来,这于当时一人为相,独掌臣权的时候,又有什么区别了?
一时间,心中疑惑的众人,眼神都看向了朱权。
而朱权,似乎早就知道大家会这么问。
不慌不忙的喝了一口茶润了润嗓子后,笑嘻嘻的说道。
“谁告诉你们,丞相的权力只是分给六部?”
“所谓六部,只是做事,并将公文分类过滤的部门而已。”
“他们还想动不动见皇帝?美得他!”
“在六部上面,还得有一个部门,负责领制他们。”
听到这话,所有人都不自觉的伸了伸脖子。
怎么还有啊?
朱权看着大家滑稽的表情,心里好笑。
随即就说出了拆分相权的第二步。
“当公文分类到六部,梳理完毕后。”
“在他们之上,还得设置一个部门负责接收。”
“那就是内阁。”
这句话出来,所有人又眯了眯眼睛。
“内...内阁?内阁具体做什么?”
“当然是帮助皇帝处理政务了。”
朱权放下茶碗,背负双手在书堂中缓步走开。
所谓皇权的具象,不过就是下面呈上几个本子后,皇帝负责批改盖章的过程。
而朱权要做的,就是要将这些动作全部打散开来。
六部负责收集公文,下面就是最重要的一个环节了。
很快,他接着说道。
“所谓内阁,就是由皇帝亲自挑选,能干得力的大臣组成。”
“他们的职责是先行处理奏折,写上自己的意见后。再将最后一批公文报到皇帝的案桌上,等待朱批盖章。”
“这些人组成的部门,行的就是宰相的批改整理公文之权。”
“其中的领头一人,就是首辅!”
“乃是百官的翘楚班子。”
听到这话,原本脸色发绿的宋濂,终于是缓过来了一些。
好歹,内阁有位首辅,但也算是百官之首了。
成员还不止一位。
虽然权力被大大削减,但天下的同僚们,好歹有了一个奔头。
只是他不明白,为什么要多次一举,再设置一个部门了?
另一边,朱权刚刚说完后,他就看向不远处的朱桢,又想开口抬杠。
于是马上抬手打断道。
“得得得,六哥,我知道你想说什么。”
“你是不是想说,内阁权力如此之大,如果联合着六部一起骗皇帝,只呈上好事的公文怎么办。”
朱桢样子木讷,张着嘴点头如捣蒜。
朱权笑道:“放心吧,那种情况是不会出现的。”
“因为六部的奏折在入宫时,都要被文员全部抄写一份,由锦衣卫负责监督查阅。”
“若是发现内阁和六部的公文,互相之间对不上....”
“呵呵.....”
说到这,朱权眼中冒出一阵杀气。
“下诏狱!再判死!”
听到这杀气重重的话,满书堂的人都不由的往后缩了缩脖子,身上都冒出冷汗了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