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生于元末,自幼便知黄河几乎年年都要出问题,也因此,在大明初立时,他便对此极为重视,从未懈怠。
每年朝廷都会拨出大量钱款用于疏浚……之前的钱都花哪里去了?
现在,居然还他娘的敢张嘴哭穷!
退一万步说。
如果流民真的安置好了、没钱了,他自掏腰包也会把窟窿堵上。
可城外那么多流民,这帮人根本就没想过安置!
朱元璋目光阴沉沉地转向一个人。
“惟庸,你可有办法替咱分忧?”
此人,正是当朝左相,胡惟庸!
见自己被点名,胡惟庸不慌不忙,走出了队列。
“启禀陛下,臣以为可先将各处赈灾拨款先收回一部分,毕竟治理黄河才是重中之重,事情要分轻重缓急。”
“若是大坝没有修好,再怎么安置流民也是于事无补。”
“当然,这也并非置百姓于不顾,各地州府也是有粮仓的,可以让地方上也出钱粮撑一段时日嘛!”
他慢条斯理地讲完后,便直接又退回了队列之中,似乎根本不担心朱元璋不采纳自己的建议,一副全在掌握的模样。
朱元璋都快气笑了。
这他娘的也叫分忧?
分明就是拆了东墙补西墙!
口口声声说自己不是置百姓于不顾……州府若有粮食,还用得着朝廷赈灾吗?说屁话呢!
一想到这几年暗中调查到胡惟庸的所作所为,朱元璋更是怒从心头起。
他早就搜到了不少此獠纵权枉法、贪污受贿的证据,只等时机成熟,便将胡惟庸及其党羽一网打尽。
贪了那么多……
不说拿出家产来赈灾,这老贼居然连提议都如此敷衍!
朱元璋眉目冷峻。
甚至有些想提前动手了!
可还没等到他真的发火。
胡惟庸身后群臣,便争先恐后地都站了出列。
“启禀陛下,左相此言甚是,乃良策也!”
“陛下,此举既能兼顾流民,又能修理大坝,左相实乃大才!”
“陛下,臣附议!”
一个两个。
十几个,数十个。
站出来抢着发言的人越来越多,生怕自己慢了别人一步。
朱元璋扫视底下群臣。
他克制住眼里燃起的怒火,平静开口道:
“看来,诸位爱卿都很赞同左相的意见嘛。”
众人齐声道:
“启禀陛下,正是如此!”
胡惟庸谦逊却十分矜持地拱手道:
“是诸位同僚抬爱。”
支持他的人占了朝中文武百官中的大半。
剩下的,也就只有一些跟胡惟庸不对付的浙东文官了。
胡惟庸在朝中的威信,俨然已经要压过他朱元璋!
朱元璋看了毛骧一眼,眼神杀意滔天。
毛骧立即意会,上前附耳低语道:
“臣等已做好准备。”
闻言,朱元璋眉眼微敛,“动手”两个字就在嘴边。
可正在此时。
大殿之外,忽然响起一道极年轻的声音。
那声音气沉丹田,殿内所有人都听得一清二楚。
“启禀陛下,草民胡云西,要告发家父胡惟庸贪赃枉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