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此同时。
宫中。
文华殿内,太子朱标原本正在替自己父皇处理政务,就见朱元璋从隔壁武英殿过来了。
他赶忙起身道:
“父皇,您怎么来了?儿臣正有事情想找您呢。”
朱元璋打量了儿子一番。
他皱起眉头,问:
“咱还想问问你怎么回事呢。”
“先前东宫来人禀报,说你今早没用膳,方才早朝时咱还注意看了看,你这眼下都青黑一片了,昨晚没睡觉还是怎的?”
“标儿,勤勉是好事,可你也得有个度啊!”
朱标精神不好,面色却愈发凝重,道:
“父皇,儿臣并非因为朝政如此。”
“自从昨日您任命云西去锦衣卫后,儿臣就一直在考虑这事,一夜没睡好……”
“他如今年方十五,只是个没什么城府的少年人,刚开始便给他个从四品的官职,这会不会太过头了些?”
“再加上云西告了御状,本就将朝中百官都给得罪死了。”
“儿臣实在有些担心他啊。”
虽然话没说透,但朱元璋很了解自己儿子。
说白了,朱标就是因为跟胡云西关系好,所以担心这小子年少轻狂又骤然掌权,变成更多人的眼中钉、肉中刺。
若是普通的十五岁少年郎,这份担心也没有问题。
毕竟胡云西任的还是监察百官之职,有上下弹劾之权,先前又十分莽撞地闯朝会告御状,把朝臣搞得人心惶惶,多少人如今都想他赶紧死。
不过,朱元璋拍着儿子的肩膀,笑着摇了摇头。
“标儿,你这是先入为主了啊!”
“昨日咱跟那胡云西聊过两次,一次在朝会,一次在武英殿。”
“虽然接触少,但咱觉着这小子并不如你所想的那么简单。”
他慢悠悠走到边上,拉了把椅子坐下,边喝茶边悠然自得地继续讲了下去。
“朝会之事,大多数人都觉得他性格莽撞、不堪大用,但依咱看,这小子是最拎得清楚的。说他大智若愚,也不为过!”
“胡惟庸势大,手眼通天。那么多人抢着攀附,胡云西难道不知?”
“他恰恰是因为知道,所以才觉得胡惟庸在找死!”
“咱也想先观察观察,看看胡云西究竟有什么手段。”
“放心吧,这小子是个滚刀肉,没那么容易栽!”
朱元璋看人有多准,根本毋庸置疑。
自家父皇说得有理有据,若放在平时,朱标早就被说服了。
可现在,朱标还是不放心。
迟疑片刻,他才道:
“可是父皇……”
话未说完。
朱元璋抬手打断他,语重心长地开口了。
“标儿,你如今二十有三了,手下可用之人又有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