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云西想得没错——
酸书生们,最看重的就是自己的名声。
他们想不想钱权双丰收?当然想。
但是别人若是把这件事给点明,那就很打脸了!
国子监与翰林院出身的人不知凡几,除开那些陆陆续续跟在朱元璋队伍里起事的,其余朝中文臣多半都是从这两个地方出来的。
说这帮外放出去的文臣贪污……
那不就等同于,在指着翰林院鼻子骂说你们这里头的人全都不干净吗!
一时间。
刚刚还义正言辞为汪广洋请命的翰林学士们,当场陷入进退两难的尴尬境地。
冲在最前的国琦更是难堪。
他小心翼翼地转头看了看自己身旁的人,那是翰林院如今的最高话事人——
正三品,翰林学士承旨,宋慎。
跟胡惟庸结盟这件事不是宋慎指使的,他们也并没有跟宋慎讲,因为大家都知道宋慎不喜欢跟胡党掺合在一块。
可底下人做的事情,现在无论如何也得让这位当老大的来背锅了。
宋慎面色铁青!
他死死瞪着那群傻缺一样的家伙,恨不得当场宰了他们!
这群人为何要跟胡惟庸搅和在一起……
身为前任翰林学士承旨宋濂的长孙,宋慎心里门儿清。
原因有二。
第一,右相汪广洋虽然中立,但在朝廷里是倾向于翰林清贵们的。
其次,原本朝堂上局势是三足鼎立,除开徐达那种不想沾边的,其余胡惟庸为首的淮西派、刘伯温为首的浙东派,以及翰林院国子监,局面稳定得很。但突然钻出来了个锦衣卫,这完全打破了局面。
锦衣卫不就是群朝廷鹰犬吗?凭什么有这么大权力,还让胡云西这小屁孩来执掌?
说到底,就是底下这帮人酸了,想让自己人上位执掌锦衣卫!
他们拎不清,可宋慎拎得清。
不是锦衣卫要动,是陛下要搞胡惟庸。
这帮人去瞎搅和什么啊?
私自谋划,现在还把锅甩到了自己头上来……
这特么谁能忍?
再是每逢大事有静气,他也忍不了!
宋慎后槽牙都快磨烂了。
好半晌,他才铁青着脸上前,对朱元璋拱手。
“启禀陛下,此事臣实属不知,若翰林院中当真有人勾结那些贪赃枉法之辈,还请陛下从严处置。”
“臣决不会包庇纵容!”
“此外,臣身为翰林学士承旨,也有监察不严、办事不力之过。”
“案情查明后,臣愿领罪受罚,不论贬官还是革职,臣都皆无怨言!”
此言一出,朝堂上不论哪一派的人,都不由得对宋慎侧目。
胡云西更是震惊。
卧槽,这尼玛是直接摆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