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直到有天,父亲给我打来电话,说让我去安慰安慰母亲。
“女儿,你在干什么哦?”
“我在打游戏,怎么了,爸爸?”
“那你打嘛,我等会儿给你打电话。”
“你说嘛,没得事,我听得到。”
“你妈妈不开心,你去安慰一下妈妈。”
“妈妈怎么了啊?”
“压力大,你是妈妈的宝贝,去陪陪你妈妈嘛。”
“哦哦哦,好。”
那时候,母亲是我的责任,是父亲的交代,我是完成任务的人。
——
和父亲通完话,我什么都没做,继续打着我的游戏,直到手机没电了,找充电器的时候,我才去给母亲打了个电话。
那时候的我,是多么的不耐烦,对待父母亲是如此的不同。
我尊重母亲,也只仅限于尊重。
——
“喂,宝贝,怎么了?找妈妈什么事啊?”
我听到了母亲有些沙哑的声音,我不知道她怎么了,现在回想起来,那时候的母亲在我面前依旧是装着无事的样子。
“妈妈,你在干什么啊?”
“妈妈没做什么啊,你是不是没得钱了,我给你打。”
“不是的,妈妈,我还有钱,就是想找你聊聊天。”
“哦。”
然后就是久久的沉默,我突然意识到我和母亲的距离好远,远到我竟然不知道怎么跟她聊天,我和父亲有说不完的话,分享不完的事情,和母亲只有久久的沉默。
“妈妈,听爸爸说,你不开心啊、怎么了啊?”不知道过了多久,我还是问出了这句话。
“没有啊,我没有不开心啊。”
“哦哦哦,好嘛,你不开心要跟我说啊。”
“没有,妈妈很好,你不要担心妈妈。”
母亲的语气并不是很好,甚至能够感受到她有点哽咽,但是嘴里面依旧说着安慰我的话。
那是一个母亲,不想让自己的孩子担心的母亲。
一个人在外受的委屈,自己一个人消化,从来没有人诉说。
“妈妈,你不开心就跟我说,我是你的女儿,你不要担心,我不会跟别人讲的。”
“宝贝,妈妈......”
“妈妈,没得事,你说,我听着。”
“没有事情,你不要担心妈妈,妈妈在这边很好。”
“哦哦哦,好嘛,那我去玩去了,拜拜。”
“嗯嗯,拜拜。”
——
那时候的母亲,明明是不开心,我听出来了却依旧没当回事,那时候我在干什么。
我在期待别人的消息,对于别人的消息条条都回,但是对于自己的亲人却是不理睬,不关注。
就算知道对方有事,也不知道去安慰她。
我突然想起那句话,
“我们总是把坏脾气留给了自己最亲近的人,好脾气留给了无关紧要的人。”
我能够关注到别人的心情,哪怕是一条消息只是少回了一个标点符号,我都想要去安慰他人。
而就算母亲的声音哽咽,我也依旧无动于衷。
秉持着,只要她不说,我就当不知道。
继续过着自己快乐又颓废的生活。
把成年人的委屈留给成年人。
我所关心的不过是些无关紧要的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