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天 > 古代言情 > 大明:守陵十年 义子竟是皇太孙 > 第十四章 锦衣卫办案?我犯什么罪了?

第十四章 锦衣卫办案?我犯什么罪了?(1 / 2)

今天朝堂上的事情,要说和朱允炆一点关系也没有是不可能的。

朱允炆不点头,黄子澄他们也不敢冒失的跑过来逼宫。

至于此事是谁先提出来的……不重要,反正他们都这么做了。

结果就是他们这么一闹,把自己弄去了刑部,一百军棍下来,不死也快了。

事实上,老朱在大殿上确实是动了杀心!

这几个翰林学士,一天天不思政事,全在钻研权位。

而且他们站的都是朱允炆一脉。

以后时机成熟,王英身份抖出来,认祖归宗,老朱再想扶他上位,这几个翰林学士必然少不了再上下闹腾。

既然这样,倒不如乱棍把他们打死省事。

现在大明能打仗的那些人,老的老,死的死,没剩几个,可就是不缺读书人。

经过胡惟庸一事,朱元璋对于读书人弄权最是忌惮。

现在黄子澄他们又露出这么一点苗头,老朱没红着眼直接砍了他们的脑袋,已经是最大的忍耐。

可事情一出,朱允炆就跑过来擦屁股。

黄子澄,齐泰,方孝孺都是他麾下的,自然不能真的看着他们去死。

先是卖惨,让朱元璋降罚,又是求情,嘴里说着仁政宽仁的借口。

这些小伎俩,朱元璋的几个儿子,除了朱标,哪个小时候没用过?

早都用烂了!

朱允炆自以为自己天衣无缝,可在朱元璋眼里,就好像幼童登台唱戏,十分拙劣!

跟朱元璋耍心眼,朱允炆还太嫩了!

他就像一汪水,朱元璋只消一眼就能全部看清!

不过既然朱允炆来求情,朱元璋也不能真的全然不顾,好歹是自己的孙子。

最终折了三十军棍,给黄子澄众人留了条命。

朱元璋不禁回想着,王英和朱允炆二人的表现,上下一对比,更是显出王英的好。

朱允炆身边,从小就安排一群翰林大儒教导,却成了这个样子。

王英只有王启教育,反而优秀,出类拔萃。

一群翰林大儒还比不过一个守陵人。

但是朱元璋想想昨日在王启庄园里发生的事情……他这个皇帝,竟和民间的土包子一样,一直都在被王启所震惊!

先是针对大明此时局势犀利的观点,然后两条治国理念。

最后的制盐术和神奇望远镜,更是让人缓不过劲来。

这些事情,相互之间一点关联也没有,王启却信手拈来,他都是怎么做到的?

这只能说明王启是个大才,那群翰林大儒……嘿,还真比不得他。

“这小子做一个守陵人,屈才了,该入朝为官,为大明效力才对。”

朱元璋喃喃自语,他觉得王启如此有能力,只在皇陵守着,太浪费了。

给他个什么职位好呢……

另一边。

最新小说: 以超级赛亚人对抗群仙众魔 三生一世万里莲花 星穹铁道:我普及精灵宝可梦 重生八零:陶老太弃子宠女成首富 舔狗三年挖肝又犯癌,我走,你疯? 仵作生香 离婚后,每日情报让我狂飙致富 我只想守寡,世子夜夜逞欢 穿书六零末,小寡妇有亿点点物资 我在沙俄当文豪,开局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