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从此不再缺盐!
那官产的细盐就可以降低价格,民间那些私贩就没了生存空间。
从此以后百姓再也不用受民间盐商的钳制,高价去买那些劣质的青盐!
官盐量产,降价,天下百姓都吃得起,那朝廷收入也会跟着增长,朝廷有了钱,就可以征兵,强军……
据上一次不完全统计,大明此时人口有六百多万。
在没有王启的新型制盐术之前,官盐产量极少,因此才定价高。
几乎民间九成以上的百姓,都是购买盐商的青盐。
正所谓积沙成塔,六百多万人天天吃盐……这是多大一笔数目?!
盐商富了,富的盆满钵满,富得流油!
盐商是富了,可朝廷没钱!
且那些盐商有了钱之后,却为富不仁,不但不做善事,还坑骗欺压百姓,恶意哄抬盐价!
一个个,平日里过着酒林肉池,锦衣玉食的生活,日子过得比朱元璋这个皇帝都好!
民间那些“养瘦马”,不就是这些富商搞出来的?
朱元璋为此事头疼了许多年的时间……
可当初大明初立,需要这样促进经济,满足民生,那些盐商的贩盐令都是他朱元璋亲自发的。
朱元璋就是再头疼难受,也不能厚着脸皮去对这些盐商下手。
现在好了,官盐产量不再是问题,可以大量生产细盐。
民间那些盐商……没有好日子了!
全国的食盐买卖市场就直接全部落在朝廷手里。
聚少成多的道理谁都懂。
大明全国可是有六百多万人!
就算把官盐的价格压低至原本的一半,好让所有百姓都吃得起……
那全国百姓购买食盐所消耗的钱财,也是一个天文数字!
朱元璋已经预见,大明近几年来一直空虚的国库……马上就要变得殷实了!
有了钱,就有了底气!
朱元璋顿时豪气干云!
“好!好!你工部即日就开始着手产盐,能产多少就产多少!”
“产得够多,朕赏你,少了……朕拿你是问!”
“还有,自即日起,往北方边境供的食盐,给朕翻上两倍,朕的将士在外征战,吃盐不能亏了他们!”
工部尚书恭敬跪伏在地:
“臣,领旨!
陛下放心!臣就算是死,也要产出陛下要的盐来!”
…………………………………………………………………
(新书期间,您的每一次点击,每一朵鲜花,每一张评价票,都是对小弟最大的支持!各位大佬多多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