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民众心底里并不在意谁统治他们。”
“他们不关心贵族间的权力斗争,他们只祈祷丰收与安全。”
克琳希德陷入了沉思。
“您认为您的入侵是合理的吗?”
克琳希德鼓起勇气问道。
她其实不在乎这些。
但她是个吟游诗人,渴望了解英雄的内心,
虽然周君寿,对自己的定义并非是英雄。
周君寿奇怪的看了她一眼。
“不是合理是必然,这是历史赋予我的使命。”
“而历史只有必然,没有合理。”
周君寿不带夸耀的说道。
“您?!”
他话语中强烈的使命感,让克琳希德为之一震。
“您因战争而幸福吗?”
“觉悟者恒幸福,这是你们信仰的教导。”
周君寿笑道:
“那我必是最幸福之人,只因我的觉悟超越了十字架上的耶稣基督,刺破我血肉之圣钉也绝非只有三颗。”
“耶稣之道已然终结,崭新的先知即为我。”
克琳希德久久说不出话来,
她因周君寿的亵渎之语而颤栗,但又不得不为感受到其中的信服力。
周君寿的脸在阳光之下,真如彩窗玻璃中下耶稣像的脸一样。
克琳希德最终还是问出了口:
“所以,您因此入侵了我们吗?”
“今天我不入侵你们,几百年后你们就会入侵我们。”
“你们远比我更残酷,更无耻,更卑劣。”
周君寿微微闭眼说道:
“我的同胞回忆那段历史时,远会比你们更愤慨。”
克琳希德张了张嘴巴。
“您说的,这些都是猜测吧……”
“哈。”
周君寿一笑了之。
“不,我说的是历史。”
“如果我不入侵你们,就势必会发生的历史。”
周君寿看着远处的海岸,渔船已经无声靠岸。
肤色黝黑的渔民船上,装满了新鲜的牡蛎。
周君寿从口袋中取出一便士,随手扔给克琳希德。
“我请你,去买个牡蛎吃吧。”
“说不定能开出珍珠呢?”
周君寿转身离去,只剩下克琳希德呆呆地望着远处的身影。
她心如刀绞,
非常后悔自己问的那些问题。
她明明在这位大人的身上看到了某种光辉。
如果以诗歌中曾歌颂的伟人来比喻
她看到了亚历山大大帝,
她在周君寿的身上,看到了亚历山大大帝的辉光。
这份辉光,让她的心脏微微一动。
最后她还是听了周君寿的话,买了一个牡蛎。
当她打开牡蛎的时候,忽然摸到了一颗硬硬的圆形东西。
克琳希德一惊,在牡蛎肉将那东西翻出来。
一颗闪耀的蓝色珍珠,在阳光下熠熠生辉。
克琳希德心头,莫名有了一丝感动
(今天光爬山了,累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