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氛缓和了。董秋池松了口气,说道:“你们都是各自科系的精英,在一起不谈什么专业知识,反而见面就掐,不是白白的浪费青春?叶琪和陈雪在经济系是很有见地的,对未来的经济形势很有研究。春明对经济也很敏感,你们会有共同语言的。别总是互掐!”
叶琪微微惊讶,这家伙对经济也有研究?
陈雪不客气的问道:“你也懂经济?历史系不是都是老古董吗?古代经济你懂我信,现在的经济你也懂?我坚决不相信!本姑娘考考你?”
韩春明暗笑,小丫头片子,才开始学了几个月,恐怕连经济学概论都没闹明白呢,考考我?随便!
“就考考你咱们的经济走向吧!”这丫头开口就是大命题。
韩春明智珠在握,未来的经济走向有谁会比我一个后来经历过的人,更熟悉?
“我们生在一个伟大的时代,因为我们注定要亲身经历这个巨变的年代,相信我,未来的种花,将会绽放出最耀眼的光芒。因为我们有巨大的人口基数,有富饶的资源,有广袤的国土,有勤劳的国民。经历了混乱,人心思定,经济一定会打破一潭死水的状态,我可以坦白告诉各位,毕业以后,我不会从政,而是会选择经商,因为没有人比我更对咱们的经济前景更加乐观。”
韩春明语气高昂,神情肃穆,就像在发表演讲,富有感染力。
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呲!”陈雪毫不客气的笑了起来。“说你胖,你还喘上了?经商?咱们现在有私人经商的环境吗?什么也不懂的生瓜蛋子。”
韩春明笑的意味深长:“你这丫头抽空也去读读历史,知道什么叫做大乱之后必大治吗?楚汉争雄之后就是文景之治。隋唐换代就是贞观盛世,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何况,你也该对咱们的核心层有信心才是。百姓迫切的希望解决物质生活,政策会适应形势,做出调整的。”
这一次,没有人反驳。
一是话题太敏感,已经超出了学生讨论的范畴。二就是韩春明说的其实很有道理。在座的要么是精英阶层,要么有真材实料。对于韩春明的举例,未必全信,却也觉得有几分道理。
陈雪昂起头说道:“我才不管你什么大乱大治呢!本姑娘信奉博采众长,将来一定要走出国门,看看外边的世界,学习外边的先进经验。”
韩春明不置可否,反而问叶琪道:“你呢?叶琪同学。”
叶琪不假思索:“我不会出国,我有家人需要照顾,而且我也不觉得外边的就一定适合咱们。不假外求,自己埋头苦干,也是一条路。”
韩春明相当满意,这两个小妞都挺有想法的,不过真正的品行还是要经过深层了解。这个年代的价值观还是很朴素的,弯弯绕远远没有后世的多。大家学习的目的,真的是像课堂的横幅上写的一样,“为中华崛起而读书”!
纯粹!质朴!
叶琪忽然发问道:“你觉得政策会如何调整?”
韩春明没想到她会主动发问,老老实实说道:“私人经营会逐渐放开,但是我觉得变化最大的将会是农村,生产承包责任制,将会打破大锅饭。”
“你们想想以后的样子,百姓会恨不得一天4小时泡在地里,因为多出产的粮食将会属于自己的,谁不想多赚钱?谁不想吃饱饭?这就是大势所趋!民心所向!”
众人面面相觑,对于韩春明的论断,将信将疑,这言论太离经叛道,传出去注定会让韩春明立刻陷身风口浪尖,福祸难料。
郑桐听不下去了,连忙叫停:“好了,秋池啊,咱们正事也办完了,春明,咱们走吧。”
有些意犹未尽,不过韩春明自信,自己的论点抛出,不信两个心高气傲的丫头不上钩,主动送货上门是早晚的。于是和郑桐愉快的走人,毫不眷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