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门老头儿还没反应过来:“你是?”
韩春明一看,好家伙,这老头比自己还忘性更大,索性也不提自己的名字了,一根华子扔过去,气定神闲道:“找王主任,您继续忙吧!甭管我了。”
说完,便熟门熟路的进了办公楼。
老头儿被弄得迷糊了,顺手接过烟,还没闹明白韩春明究竟是哪路尊神呢,韩春明却已经消失在楼道里。
敲响王主任的办公室房门,听见熟悉的声音,韩春明笑嘻嘻的探进去脑袋:“王姨,还在忙着呢?没打扰您办公吧?”
王主任一愣,待看清楚是韩春明以后,顿时满脸笑意:“你这孩子,来我这里了还客气什么?只管过来,什么时候都行。”
能不亲热吗?
于公于私,韩春明都帮了她大忙。公事上,韩春明一力投资大碗茶,如今生意蒸蒸日上,为街道解决用工问题,虽然人数有限,可是走走来来的,最少有许多的待业青年也算是有了赚饭钱的地方,这已经很了不起了。私下里,韩春明为了维持关系,可没少在过节的时候,去她家里表示表示。
因此,王主任看见韩春明绝对是怎么看都顺眼。
王主任主动站起来亲自泡茶,对着韩春明笑道:“你呀,指定是无事不登三宝殿,有啥鬼点子就直接说吧,你家王姨我呀能承受。”
王主任人老成精,知道韩春明成说的肯定又是一些打擦边球的勾当,可是现在社会整体上政治清明,王主任自己也自恃从来也没有干过损公肥私的勾当,因此,对于韩春明的鬼主意并不如何忌惮和排斥,毕竟水至清则无鱼,街道办最接近百姓,真的如果完全按照法规来办事,恐怕什么也办不成。
韩春明的大碗茶养活了多少人?
焉知人家不能再整出个什么企业,再度为街道分担一些压力?
韩春明打蛇随棍上:“王姨啊!这前几天的大会,您觉没觉得有什么新的体会?”看着王主任一脸迷糊,韩春明主动开导:“以经济工作为中心!”
“王姨,国家现在已经允许个体户的出现,您得调整一下工作重心了。”指着街道外边成群结队的小青年:“这些人还指望着您给他们安排工作,他们也不看看,那加工厂都是人满为患,效益好的还行,能养活这么多的人,可是万一工厂不赚钱了,谁来养活这些人的吃喝拉撒?”
“您该加大宣传力度,鼓励他们自主创业,自己养活自己,要不然国家颁布这项政策干什么?都指望着国家包他们的生老病死吃喝拉撒?恐怕以后没这么好的事情了吧?”
一言惊醒梦中人。
王主任瞪大了眼珠子,对啊!枉自己在公家厮混了大半辈子,嗅觉居然没有一个小年轻灵敏,真是太不应该了!作为最了解底层民众的街道主任,王主任对现在的工厂企业的现状简直就是一清二楚,哪个工厂都是人满为患,就这还有成群结队的小青年等着安排工作,问题是,照这样下去,工厂真的还能这么无原则的继续负担的起这么沉重的开支?
答案是:不可能!
任何一个有理性思维的人都可以得出这个结论。
想到这里,以王主任久经磨砺的神经,居然也激灵灵的打了个冷颤。
负担不起,那岂不是要破产?
国家的工厂,也会破产么?
王主任已经彻底的钻进了牛角尖,脸上的神情也阴晴不定,把韩春明吓了一跳。自己是前来点拨王主任的,可别把这种老派人吓出毛病了。
他们这一代人,从出生就已经习惯了国家管理他们的一切,工作有国家负责安排,任务有上级下达命令,病了有单位负责,甚至就连婚姻,有许多也是公家单位的工作人员撮合而成,服从、以及对公家的依赖观念,早就融入了骨子里,完全根本就没有一点点的自力更生的概念。
想让他们忽然间接受这些,有些强人所难。
不过,王主任毕竟也是城府心性都相当出色的人物,能够以女流之身长期把持街道实权,绝对不是浪得虚名,也仅仅是一会儿的功夫,王主任便已经调整过来,轻轻地揉了一下脸颊,王主任随即就转换了话题:
“春明啊!你有什么想法,直接说!”
(求收藏、求鲜花、求打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