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大卖(1 / 2)

大领导一口叫出韩春明的姓名,韩春明惊讶。旁边的陪同人员,老高科长、蔡晓丽、娄晓娥等人也是惊诧莫名。许许多多的小官僚们甚至已经浮想联翩,将韩春明的身份有了五花门的猜测。

奇货可居的思想,吕不韦早就已经将它发扬光大,哪个当官的没有心存别出蹊径、登高望远的野望?

韩春明在这些人眼里赫然已经变得金光灿灿。

要知道,眼前的这位大领导可不是什么简单的人物,暂时人家只是主管经济的计委主任,可是随着计委事权的逐步加重,含金量只会逐年增加,而且,已经有风声传出,这位主任已经快要提拔到更高的位置上去了。再升一步,就是特区中枢的存在,晋级高官行列。混官场的,烧冷灶的人不要太多,何况人家哪里是冷灶?这是金光闪闪的金大腿好吧!想凑上去抱大腿的人只会更多。

大领导明显知道韩春明在想什么,笑眯眯的说道:

“回京了,见到周老,替我问声好,就说我郑重元什么时候进京了,一定去老首长门上拜见他老人家。”

一句话,韩春明顿时知道了来龙去脉。

原来这位郑大领导是冲着周小白家的老爷子的面子,至于人家为什么知道自己,成是周小白这丫头在后边出力,要不然以周老万事不求人的节操,岂会动这种关系?再说了,自己只是后辈,分量有限,周老爷子也不会关注到自己头上。

想明白前因后果,韩春明一点也不沮丧。

关系是自己处出来的,有周家这个共同话题,韩春明就有把握将这位郑领导的关系维持住。论见缝插针,韩春明十分有自信。

“嘿!感情您老还是军人出身?怨不得这么雷厉风行,特区由您这样的优秀干部掌舵,前景一定兴旺繁荣,特区的百姓可有福了!”

韩春明的马屁顺嘴就说。

关键这厮还不是信口开河,军人最喜欢听什么一定是夸他们雷厉风行的作风。

一句话就挠到了郑大领导的痒处,笑眯眯的神情已经说明了一切。

“小韩呐,我听说你也是有知识的好青年,咱们特区的使命你也了解,可要在其中好好地起到作用啊,每引进一项投资,都是为咱们的特区添砖加瓦。”

好吧!

果然是无利不起早。

自己想抱大腿,人家则想利用自己的人脉,招商引资。不过,韩春明对这种关系更喜欢,正好,相互利用才是关系最为稳固的支撑,上杆子巴结,韩春明不排斥,也绝对说不上喜欢。参透了领导的意图,韩春明应付的更加游刃有余。

既然你想拓宽渠道,韩春明顺水推舟就将娄晓娥给推上了前台。

娄家在香江的人脉,可不是自己这个伪港商可比的。人家可是货真价实的资本一员,绝对不忽悠郑领导,只要这一次的投资能够见到可观的回报率,韩春明相信,娄家的投资一定会向内地大大的倾斜。不用再动员他们,也会有人抱着钱喊着叫着跑来投资。

娄晓娥的这一次投资,投石问路的意味很浓,韩春明把她推出来,正中下怀,想安安稳稳的最生意,和官方保持友好的关系十分有必要。

于是娄晓娥带路,陪着郑领导参观生产线。进出车间,连娄晓娥、韩春明、蔡晓丽这样的老板也要经过严格的消毒程序才能进入车间。从头到尾,郑领导笑眯眯的遵从规矩,一丝不苟的照做。

崭新的车间,崭新的机器,员工个个身着崭新的工作服。

车间一板一眼的布局,一眼看去井井有条,员工们浑身上下包裹的严严实实,口罩、帽子都戴的十分齐整,就算是外行看见,也一眼就会留下正规的印象。

“好!很好!”郑领导看的点头称赞:“娄女士,你们做得很好!就是要把外边的先进管理经验带进来,做吃的,卫生第一!”

车间里有条不紊的运转生产。

一行人走马观花的看了一遍,这才回到会议室,照流程说了许多的场面话,郑领导这才微笑着告辞。

结束了流程。

仅仅是这一次的亮相,韩春明的食品厂受益匪浅。至少上层的圈子里,谁都知道这家食品厂不但是港资企业,还在高层有人罩着。许许多多的牛鬼蛇神想要来打秋风,就要掂量一下自己究竟能不能招惹的起了。

第一天的生产,顺利结束,虽然工人的熟练度实在是难以让人满意,不过经过质检,不合格的产品基本没有,仅此一项,这些高薪聘请的老工人师傅和麦克王就居功甚伟。韩春明清楚,熟练度是可以随着时间的推移儿逐步提高,换句话说,产量会逐渐升高的。

剩下的就是怎么卖出产品了。

年代的方便面,除了面,调料包简单地令人发指。一包简简单单的汤料包就ok了。

至于后世酱包、料包、脱水蔬菜,乃至什么老坛酸菜、牛肉包等调料,最低也要等到年代以后,康师傅正是靠着“红烧牛肉面”,一举占据国内市场以后,多样化的调料包才成为市场的标配,现在,一个汤料包就解决问题了。

最新小说: 现实源代码:致命BUG 崩铁:盘点名台词,从刻夏开始 三分瘾 骑士:氪命的我,疯狂掠夺词条 华娱之摄影系大导 我只是赘婿 疯妈隔离后,人生开挂 撞见英语老师看毛片,灌顶怀八胎 盘点华夏禁忌史,开局南天门计划 毒谋惊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