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
“诺!”
话落,关羽,张飞,陈到,赵云几人走下了点将台,自引兵马出营而去。
这个时候,顾牧才有时间看向刘备,诸葛亮二人。
“至于主公和孔明……”
“就劳烦你们二人在新野城内,等候牧凯旋归来的消息吧。”
“牧!”
“此战定让那夏侯惇有来无回。”
刘备看到顾牧表现的如此自信,他开怀大笑道:“既然如此,备就在府衙之中等着子治你的捷报传来。”
刘备没有多加嘱咐顾牧作战的注意事项,对顾牧给予了充分的信任。
反倒是诸葛亮。
在听到顾牧这话之后,面上欲言又止。
对此。
顾牧微微一笑道:“孔明,我知你想要说什么。”
“也许在你看来,借用博望坡地形之利,诱敌深入,然后断敌粮草,实行火烧之计作为得当。”
“但。”
“在牧眼中……”
“则是不然。”
“新军初成,它需要的是一场酣畅淋漓之战来为这支大军开刃。”
“今后的作战中,我们总不能希冀以后每一场对敌作战都想着智取,一支军队终究是要打硬仗,是要经过血与火的磨砺的。”
“唯有这样。”
“它才能一步步成长为一支征伐天下的王道之师。”
想到历史上诸葛亮的结局,顾牧摇头道:“再者说了。”
“火攻之计施行的多了,恐有伤天和!”
“会折寿啊。”
诸葛亮看着不等自己开口,就已然把自己想说的话,已经说完的至交好友。
他没好气的说道:“顾子治,你看亮像是喜欢实行火攻之计的人吗?”
“方才,亮欲言又止,不过是想叮嘱你一句……”
“战场上刀枪无眼,务必小心自己的安全罢了。”
闻听到诸葛亮的话,顾牧眼中闪过一丝古怪。
孔明你不对劲儿!
你竟然罕见的关心起了我来!
还有。
你诸葛亮若说自己不喜欢施行火攻之计……
这个问题。
你问问曹丞相,问问南蛮之王孟获,顺带着也问问司马懿。
看看他们这些深有体会的受害者,同不同意你这说辞!
即便他们同意……
历史上你借来的东风也不能点头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