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安一十二年。
公元年。
荆州,南阳。
三月阳春,寒气消退,荆楚大地渐渐暖和了起来。
正所谓:春天来了,万物复苏,又到了交……明主贤士交论天下的季节。
隆中。
顾牧远望着山脚下于草庐前躬身站着的刘关张三人,再看看此时居于半山腰亭子下同自己相对而坐的白色鹤氅儒雅青年。
“孔明,牧若没记错的话……”
“刘备这已经是第三次从新野而来,到访你的草庐了。”
“你,此时该去见他的!”
“而不是与牧这样一个山野闲人徒耗,难道你还想让他四顾草庐不成?”
“难道。”
“你就不怕他心灰意冷之下,不再求贤于你!”
“呵呵,你可要想清楚!”
“一旦错过了刘玄德此人,你再想从方今乱世之中寻个能让你一展胸中所学的明主,就难了!”
顾牧口上虽然这般规劝着。
但。
他在看向面前尚未进化成完全体蜀汉权相,究极体诸葛武侯兽的好友诸葛亮时。
眼中泛着的,则是淡淡的笑意。
不仅如此。
顾牧在提及时人敬重的大汉皇叔刘备的时候。
言语间更无常人那般的推崇之意,仿佛刘备刘玄德之名,对于他顾牧而言,仅是一个名字代号而已。
而事实。
正是这般。
与土生土长的汉末之人不同,唯有顾牧心中清楚:他是一个穿越者。
一代大文豪鲁树人曾经说过:
“遍数古之帝皇,能让穿越者真心臣服的皇者,除却大秦始皇帝,再无其他。”
“纵是朱洪武来了……”
“穿越者也敢当着朱洪武的面砸了他讨饭的碗,抢了其碗中讨来的铜钱,扬长直奔青楼快活而去。”
顾牧表现的,虽然没有大文豪鲁树人所描述的其他穿越者举止那般夸张。
但。
身处汉末的他顾牧顾子治,亦不至于在面对曹操,刘备,孙权三人时,舔着脸倒贴上去。
顺带一提的是,“子治”是他的表字。
《荀子·成相》篇有言:“请牧基,贤者思,尧在万世如见之。”【请听治国的根本,在与思慕用贤臣,唐尧距今虽万代,依然可见其德政。】
“牧”的注释便是……治,取治理之意。
场中。
诸葛亮听到顾牧类似于错过这村就没这店的打趣言辞,不以为意的笑了笑。
“子治,刘皇叔真若看重于亮,便是四顾,五顾又有何妨?”
“而在那之前。”
“亮是一定要把你请下山,随亮一同投效皇叔!”
“否则,让亮眼睁睁的看着皇叔错失贤良之才而与其失之交臂……”
“既是皇叔成就霸业的损失,亦是亮之一生所憾。”
顾牧:“……”
许久之后,顾牧无奈的开口道:“孔明,牧比起其他人,不过是通晓亿些兵略而已,值得你冒着错失明主刘备的风险这般做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