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这个项目只能暂放一放,等到军备无敌天下的时候,再花时间研究也不迟。
事有轻重缓急嘛!
于是,李昊就将小型化可控核聚变的项目,交给基地里的其他核能专家去解决。
自己就泡进了机动装甲项目部,挑起大梁。
夏圣钦和其他几名研究员,那叫一个高兴啊。
教授果然还是关心机甲的。
这不,可控核聚变一成功,马上就来主导这个项目了。
虚拟实验室中,李昊聚精会神的盯着屏幕,同时在与弹幕交流。
【李昊,我为你介绍一个人,他是我们种花家军总装备部的首席装备技术专家安振民。】
【接下来的武备提升阶段,由安院士来教导辅助你。】
【李昊,其实我们并不是第一次接触哦!】
和吕明院士一样,安振民院士的弹幕也是紫色,不过比吕院士的要稍淡一些。
李昊猜测,这会不会是因为安院士更偏军备一些,没有吕院士全能。
当然,这种猜测他不会傻到说出来。
“安院士,你好!”
“不是第一次接触,难道之前在动手制做智能机器人的时候,您就指导过我吗?”
【哈哈,看来你还是有所察觉的嘛。】
【我还以为能瞒过你呢!】
这位安振民院士,从弹幕上看来,要比吕院士的性子更豪爽一些。
【武器装备方面,我比老吕确实更擅长一些。】
【就拿你现在即将要改进的动力装甲来说,最关键的动力源已经解决了。】
【剩下的不过是一些小的东西需要改动一下。】
“确实,之前提交方案的时候,还没有考虑到战斗部。”
“现在要正式开始研发,肯定要给机动装甲添加上更合适的战斗装备。”
李昊将原先的方案,在虚拟实验室中模拟出来。
这是一具将近.米高的可穿戴式机动装甲。
经过夏圣钦等人的不断优化后,本身其实已经无限接近于可以量产的装态。
比如威猛的头盔,以及厚重的颇具力量感的装甲。
因为新材料的应用,整具装甲不加动力源和战斗部的情况下,净重只有KG左右。
【不错,现在的完成度还可以。】
安振民院士做出了点评。
【肢体负重结构再优化一下,效果会更好。】
【我的建议是添加仿生技术,比如模仿蚂蚁的外骨骼纤维和肌肉蛋白的运行方式。】
【让机甲的力气变得更大!】
【至少也要具备吨左右的负载,才勉强合格。】
卧了个大槽!
负载吨?那还是人吗?
哦对,本来就不是人,而是可穿戴式机动装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