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知道这台光刻机的先进程度。
严格意义上来说,这已经不是一台光刻机,而是一条芯片生产线,或者说芯片生产系统!
光刻机只不过是其中的一部分。
这台光刻机能够完成一枚芯片从圆晶到最后封装的整个过程!
但知道归知道,这台光刻机具体的产能,苏墨却并不清楚。
毕竟他带回来的东西,只是未来博物馆收藏的技术,而不是光刻机的说明书。
事实上在他带回来的那个未来芯片里面,还有其它的一些技术。
比如说未来的芯片设计,这一次鸿蒙拿出来的龙鳞芯片,就是使用了其中一种芯片的设计构架。
如果不是有这种设计,即便是得到了一纳米的光刻机技术,没有对应的芯片结构设计,也没办法那么快的拿出一纳米的芯片来。
甚至在未来很长的时间,鸿蒙都不可能拿出这个级别的芯片出来。
毕竟鸿蒙之前最顶级的芯片龙鳞,也只不过是五纳米级别的芯片而已。
而除了光刻机和芯片设计之外,在那个未来的记忆芯片当中,还有包括从二十纳米到二纳米,甚至是一种更加先进的.纳米的光刻机技术,以及堪称海量的芯片设计数据。
只不过也许是因为时间的沉淀,导致里面的数据丢失,大多数都已经没用。
包括那零点一纳米的光刻机技术,也苏墨也只是看到了一个名字。
这多少让苏墨有些遗憾。
话说回来,也正是因为这里面只有技术,因此苏墨对这些技术的实际产能,其实并不熟悉。
而现在,按照老院士所说,这台光刻机的产能竟然达到了两百万之巨!
虽然相比起阿斯麦的那些光刻机,这台光刻机的产能似乎弱了很多。
但要知道,这台光刻机所打造的,乃是一纳米的芯片,比起国外的最高4水平的芯片强了不知道多少倍!
同样的,一枚芯片制造的难度系数,也完全不是一个层面的!
而且这台光刻机,还仅仅只是仓促之下打造的一台试验机!
技术上还有太多的瑕疵。
而且按照老院士所说,接下来完善了这些瑕疵之后,这台机器的产能至少能够提升三到五倍!
虽然看起来还是不怎么高,但对想现在的鸿蒙来说,却已经足够了!
毕竟鸿蒙现在最需要的,就是拿出真正的产品来救命!
只要度过了眼前的关卡,以后时间什么的完全不是问题!
与此同时,老院士的声音再次响起:
“还有一件事,我们的第二台光刻机,最多只需要一个半月的时间就能下线,有了这一台光刻机的前车之鉴,我们的第二台光刻机,完全可以达到每月至少五百万以上的产能!”
闻言,苏墨的眼睛越发明亮。
虽然第二台光刻机的制造时间,似乎比起第一台的时间还要长。
但那完全是因为需要进行更加精密的调校。
而不像是第一台,更多只是实验和仓促之下的产物。
等到第二台光刻机下线,两台光刻机加起来至少七百万的产能,这对现在的鸿蒙来说,已经完全够用!
只不过转眼间,苏墨却忽然想到了另一个问题。
“唐老,现在实验室的资金还有多少?”
这台光刻机虽然先进,但也正是因为过于先进,根本无法从外界采购,因此很多的零部件,都是在实验室当中不惜成本的情况下弄出来的!
这导致的直接结果就是,光刻机成本的直线上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