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早朝,李世民端坐于龙椅之上。
房玄龄、杜如晦、李靖、裴寂、程咬金、秦琼
还有一帮世家大族,站在底下。
高公公扯着嗓子大喊:“皇上有旨,有事启奏,无事退朝。”
兵部尚书杜如晦走出来,禀道:“皇上,罗艺叛乱,赵慈皓、杨岌二人诛逆有功,请皇上论功行赏。”
魏征走出来,禀道:“诛逆平乱,国之大功,臣附议。”
李世民不以为然,这件事情其实功劳最大的是秦放。
他在秦家庄掐指一算就知道罗艺要死,朕省了多少事情。
不过,赵慈皓、杨岌二人确实功劳不小。
潜伏幽州多年,冒着生命危险。
又临阵击败罗艺,确实功不可没。
“好,召赵慈皓、杨岌回长安任职,官升三品,听候录用。”
李世民准奏。
对于当官的来说,外放做一方诸侯是最爽的。
可他们两个在幽州并非主官,而且幽州是前线,留在那里随时送命。
所以李世民将他们召回,算是恩宠。
“皇上英明。”众位朝臣山呼拜舞。
其实那些世家大臣不高兴,赵慈皓、杨岌乃是寒门子弟,官升三品,那就是从六品到了三品。
大唐的官职,三品以上都被世家大族把持,除了秦琼这种开国功臣,长孙无忌这种皇亲国戚,其他人想染指三品以上,最后都没有好下场。
说完幽州之事,该到李世民说红薯的事情了。
李世民瞅了一眼高公公,高公公立马会意。
昨晚皇上已经交代于高公公,上早朝之时,要把他从秦家庄带回来的红薯,洗干净煮一下,第二天朝堂上分发给诸位大臣。
虽然高公公也不认识红薯,但是他只需要执行便可。
当晚就交代御膳房,煮红薯的事情。
只听高公公高呼:“皇上有旨,宣光禄寺光禄卿陈德名进殿。”
门外早已等候的光禄卿陈德名带着一众手下提着食盒进入了太极殿。
在唐朝,专门给皇帝做饭的机构叫光禄寺。光禄寺直属皇帝,成为御用大厨房,还是一点一点演变而来的。光禄寺原本是一级官署,权力很大,职责也较芜杂,无非是围着皇帝转,迎来送往,吃喝拉撒睡。
按照隋唐官制,光禄寺的一把手叫做“光禄卿陈德名”。
众臣疑惑,往日朝会皇上也没有安排过吃食。
今日为何让光禄寺众人带着食盒进殿。
程咬金一看到食盒,就知道这是昨日去秦家庄带回来的红薯,老远他就闻到了红薯的香甜气味。
只不过他知道,皇上又要开始表演了,他不能揭穿皇上的老底。
在众臣疑惑的目光中,光禄卿陈德名拜了下去:“臣率光禄寺众人叩见皇上。”
“平身,你们把食物分发给诸位大臣吧。”李世民说道。
“是。”于是光禄寺众人把食物分到了各大臣的手中。
因为李世民提前交代,一定要整根煮好发下去,不要破坏外表,所以红薯还是完完整整的。
看着众位朝臣还在观察红薯,不知如何下口。
程咬金可不客气了,早朝上的太早了,现在早已经饥肠辘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