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天 > 港台言情 > 谋曹篡魏 > 第一百一十五章:陷入僵局

第一百一十五章:陷入僵局(1 / 2)

?时值入秋,袁绍闻白马兵败,颜良被斩,立刻又命文丑领兵攻延津。

于禁闻讯即引兵前往防守,让刘延继续留于白马。

文丑刚到延津便全军攻击,于禁以扰敌轻守的战术与其周旋,但这一次曹操却没有前来支援。

因为在官渡那一边,袁绍吸取了上一次的教训,直接大军压境,再不给我方有任何喘息的机会。

曹操坚守官渡,与袁绍对垒半年之久。

然而延津却不断传来军情告急,曹操等人不得已暂进放下手头事务,开始与众谋士商议如何解延津之围。

经过三天三夜的商议,最后荀攸分析出文丑有勇无谋,并献计以辎重就道饵敌之计。

曹操大喜,立刻命张辽领五百骑兵旧部,配合徐晃从洛阳带来的三千突骑兵前往延津支援,并将荀攸的战术与于禁讨论之后付诸实行。

建安五年,荀攸妙计成功,文丑果然因急功近利而被诱至险地,为于禁、徐晃、张辽三名武将分三路夹击至兵乱,最后战死乱军之中。

延津解围之后,徐晃与张辽马上回军官渡。

袁绍闻讯大发雷霆,放言定要亲自将曹操斩杀。

与此同时,曹操这边也收到了越来越多的不利情报。

原来袁绍在白马与延津战败之后,又从渔阳、渤海、代郡、中山、巨鹿等各地不断调来兵援补给,其后方实力源源不绝,令人心生望洋兴叹之感。

加上曹军与袁绍对持不下,除了解白马、延津之围以外,并无其他突破性的胜利,使军中士气低落。

如今双方拼的不仅仅是兵援补给,更是看谁更有耐性。

然而曹操实力显然与袁绍相差悬殊,眼看下官与兵士每日都在议论纷纷,每天都有新的谣言散出,不利因素像滚雪球般越滚越大。

而且黄河一带的侦察队,也总会与北方军队进行遭遇战。

曹军因内部出现在了严重问题,不少将士无心恋战,一遇到敌人只是敷衍性地纠缠一下,便要么弃械投降,要么逃回营内。

袁绍那边更是三天两头派人前来骚扰,有时候来犯的军队数量十分庞大,气势惊人,令营中士兵们每天过着朝不保夕的生活。

随着战争持续长久,无论士兵还是百姓的日子都过得越来越清苦。

粮食供应也开始出现了预料内的短缺问题,别说等到明年秋收,恐怕这个冬天能不能挨得过去,都成问题了。

曹军会议越来越少,似乎问题除了天下掉下几千万公斤粮食,或是地下忽然冒起一支战无不胜的军队,已再无任何办法可言。

除了击败袁绍军,或是被灭亡的局面,没有第三种选择了。

也不知道曹操是否心生悔意,后悔当初没有以求和形式回应袁绍的书信。

人人都猜不透他在想什么,也都不知道明天将会变成怎样的局面,一切都像是败局已定,又像是未知之数。

“我看这样下去不是办法。”夏侯渊忍不住主动来找周扬,带着一脸愁容道,“如今我方几乎动用了整片州郡的资源,以供应这场毫无胜算的战争,又没有真正出点奇兵制胜什么的,这种仗打得真是窝囊。”

“走,咱们找郭嘉他们去。”周扬心里也没了底了,能想到的人只有这鬼才神谋的人物。

事实上他之前一直认为,这场所谓的南北大战,真正的关键制胜点,只要把袁绍屯粮的乌巢偷袭拿下既可。

所以早在许多次战前的军事会议上提出攻打乌巢的提议,却一直没有被接受。

并非这不是个打破僵局的办法,而是因为困难重重,根本没有想像中那么轻而易举,基本上是一件不可能实施的计划。

周扬想不能,也曾经好多次乘夜单独去与曹操会面。

以荀彧那“十败十胜论”为基础,并提供了乌巢守将是个不能委以重任之人,又将与徐晃等人连日来了解的地势山形,最后得出了偷袭的详细方案,却依然被曹操指出了许多无法实施的要点。

比如袁绍的粮仓确切点,究竟在乌巢的哪个地方。

还有那里的守兵换班时间,援军抵达的速度与数量,守将淳于琼是如何布置乌巢守备,我方若是偷袭的话会有几个困难点,失败之后是否会遭到腹背受敌,以及袁绍是否会乘虚而入,全军出击攻击我方主营等等,都成了周扬无法解徐的问题。

真正的战争,远非区区几页历史记载那么简单,更不是想个奇谋妙计就能轻易干掉袁绍的河北军队。

况且袁绍一统北方,不仅没了后顾之忧,而且大片肥沃的土地更是支撑得起他庞大军团的战争资源,使他能够大军压境下,逼着曹操不得不将主力集中于官渡而不敢作任何动弹,同时亦每日比拼着消耗的粮食与逐渐软化的士兵斗志。

“除非有袁绍内部的核心人物来透露乌巢详情,否则就这样冒冒然跑去攻打的话,必然造成不堪设想的结果。”郭嘉叹道。

“可是再这样僵持下去,我方就会不战而溃了。”夏侯渊着急地道。

最新小说: 九州立志传 嫡女重归 自驾到大唐,开局救助长乐公主 江边的月亮 大明:让你当锦鲤,你去当老六? 重生后白月光渣了所有人 江山风华录:开局从卖驴开始 穿越大唐当股东 万历小捕快 归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