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天 > 港台言情 > 谋曹篡魏 > 第一百二十三章:隔江对峙

第一百二十三章:隔江对峙(1 / 2)

?建安十三年十月,曹操留曹仁驻守江陵,自己亲率大军东下,一场席卷南北的战争风暴已然形成。

看似大祸已迫在江东眉睫之前,其实只有曹操与周扬两人最是清楚,这一战无论是胜是败,最是不可避免的被动之战。

然而,却造成了孙权内部分成了两派。

根据探子回报的消息,刘备已经派诸葛亮前往东吴,孙权亦把驻守柴桑的周瑜召回,目的就是为了撤底打消主张投降的一派,将阵营矛头统一指向八十万曹军。

建安十三年,曹军终于周瑜统率下的孙、刘联军相遇在赤壁。

曹军预料性地小战失利,退驻江北,屯兵于乌林,并与孙、刘联军形成了隔江对峙之局。

今日,曹操立马于大江北岸一处高岗之上,目送先锋部队阵容鼎盛、旗帜飘杨地开启前线,准备再次大举进攻这堪称天下第一的东吴水军。

第一个进攻目标是正是对方位于赤壁之北的夏口,只要拿下这个关口,便可以仗着北方人马战优势与攻城利器,直接夺取江夏,并势如破竹,顺流东进。

周扬看得出曹操心中得意振奋之情,实是难以言表。

可见曹操并非只是单纯地为令举国团结矛头直指江东,正如他自己所说的一样,如果我军真的能再次克服困难与逆境,平定了南方水军的话,那么他将会在有生之年看到天下一统的局面,完成这个不再遥远的梦想。

此时他坐在马背上,眼神凝望地平线尽处,闪烁而生辉,自有一股君临天下的气度,似已预见我八十万大军重整旗鼓,所向披靡,江东区区三万水师将在他以青州兵、荆州水师、河北骑兵等主要战力组成的雄师践踏下崩溃败亡。

周扬在心中暗暗叹息,此战究竟是为了什么,却是越来越令人捉磨不透了。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处可依。”曹操忽然诗兴大发,继续仰天吟唱道,“山不厌高,水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诗句之中,立意显而易见。

曹操仍是希望其统一天下的雄心壮志,能在此战得以实现。

只要击败了孙、刘联军,巴蜀的刘璋、汉中的张鲁、西凉的马超和韩遂,又岂在话下。

天下诸侯瞅心观望着这场继官渡之战以来,又一次改变天下局势的大战。

虽然所有人都看好了曹操,就像当年看好了强势的袁绍一样,但是其结果总让人跌破眼镜。

因此没有人敢轻易妄动,亦没有人敢再轻易说谁胜谁负。

众星拱月般在左右和后方簇拥着曹操的十多名武将,代表着北方曹军势力最杰出的每一名杰出人物,更是他引以为傲的求才政策:不计出身,甚至不论人品、唯才是举的用人方针。

故而如蔡瑁、张允等荆州降将,虽是卖主求荣之徒,但却是此战中最重要的水军统帅。

其他诸将如于禁、张辽、徐晃与张郃等人皆是经过无数战争的磨练,各有所长,均是慓悍强横之辈,经历得起战场上的大风大浪。

“报——”忽然快马飞奔而回,“第一战线成功夺回了北岸据点。”

“好!全军前进。”

虽然之前小战失利,东吴水军亦仗着长江优势不断扰我阵营,但是如今却被派出的以乐进统率的精锐步兵所击退。

这意味着我军能够重回起点,再由北岸起航南下。

大军到了岸边,只见乐进早已收拾完战场,为八十万曹军开拓了推船入江之路。

这名曾经被周扬从陈留提拔出来的猛将,虽然五短身裁,比任何人都要矮上一截,可是脖粗背厚,脸如铁铸,特大的豹子头,锋锐目光之中闪闪有神,若有谁敢小觑他?其后果会令任何人难以接受。

正如当年偷袭乌巢之时,奋勇杀敌,斩乌巢守将淳于琼者正是这五子良将之一的乐进。

曹操望着滚滚长江,等将士们将巨船重新推入江中,并在岸上扎起营寨,才收回了霸道的目光。

环视左右,唇角飘出一丝笑意,以带点嘲弄的语气道:“都说‘曲有误,周郎顾’,这周大都督家有美人小乔,又如此精通琴声曲调,却成了此战的最高统帅之才,如此完美的人物,首战告捷之下,自有轻敌之心,也算是人之常情了。”

曹军与孙、刘联军彼此各有小胜,最终仍是以长江对峙之局展开了这场大战。

最新小说: 大明:让你当锦鲤,你去当老六? 九州立志传 江山风华录:开局从卖驴开始 万历小捕快 嫡女重归 江边的月亮 归藏 自驾到大唐,开局救助长乐公主 穿越大唐当股东 重生后白月光渣了所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