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周,长寿元年,十一月。
武则天龙威灼灼,端坐于朝堂。
满堂官员,无不战战兢兢。
但有一人面露绝决,心存死志,跃众而出:“陛下,臣有本参!”
“说。”
武则天瞟了眼说话之人。
竟是天官尚书张柬之。
张柬之俯头躬身,“臣参梅花内卫大阁领常青,贪赃枉法,以私谋公,借陛下之信任行不法之事,早已民怨四起!”
“陛下,张尚书所言极是,那常青张狂无度,仗着其老子为国立过功,得陛下信任根本不把臣等放在眼里。”
“说的没错,那小子横行霸道,欺男霸女,无法无天。”
“最可气的他竟然栽赃徐大人,说他有谋反之意,臣请陛下彻查此獠,还朝堂清白!”
有柬之带头,无数言官胆子大壮,纷纷附和弹劾。
……
听着声讨不断,武则天那看不出岁月痕迹的脸,渐渐阴沉。
她向来重视言谏,却没想到,这帮言官为了参一个小小的梅花内卫,居然站出来这么多朝中大臣!
梅花内卫,是她上位后一手设立的特务机构。
目的很简单,借查贪污之名肃清李唐异己,以图武周安宁。
为了制衡,特意设置了三位大阁领。
其中两人都是女子,深得他信任,只有常青比较特殊。
这个常青,是之前大阁领常胜彦的儿子,武周刚立不久,发生过一次刺王杀驾,常胜彦为护她而死。
死后,为擢其功,便让他儿子直接顶替了他的职位。
不过到现在为止上任两个月,她还没有召见过此子。
现在居然被一个正三品当朝就给参了?
武则天顿时凤目生寒,横扫百官。
“看看你们这些言官,纳言、正谏大夫、春夏秋冬官的尚书,个个不是从三品就是正三品,居然齐聚一堂只为讨伐区区一个内卫大阁领?”
一句话,吓的百官伏地,山呼万岁。
唯有张柬之跟一直没说话的狄仁杰还站着。
张柬之头不敢抬,但语气却充满坚持:“陛下,并非臣等气量狭小,实乃此子已是天怒人怨。”
“恳请陛下下旨,让常青伏法!”
其他人立刻附和:“让常青伏法!”
看着这一幕,武则天满面生寒,眼神阴晴不定。
这阵仗,自打武周开国,还是头一回见。
如此整齐弹劾一个小小内卫大阁领,而向来多嘴的狄仁杰却没吱声。
说明是有备而来,背后动机恐怕不是针对一个人,而是要戳瞎她的双眼!
这是要清君侧吗?!
武则天看了狄仁杰一眼,见后者故意错开眼神,便冷哼道:“既是弹劾,有证据吗?”
听在群臣耳中,顿时面面相觑,目光统一聚焦到张柬之身上。
这事是张大人起的头,只说要一起弹劾常青,却没提及有什么证据啊……
“陛下,常青凭几句诗就无故陷害徐大人谋反,人证物证俱全,滥用王法这就是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