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天 > 历史军事 > 大明公务员 > 第七十五章未来方向

第七十五章未来方向(2 / 2)

何夕认清楚张友直这个人的本性,也没用与他多说的想法了。给申国公府办事,在何夕看来,是给人当狗。但是在这位看来,恐怕是求之不得的好生意。

人各有志。

何夕淡然说道:“昨日,申国公来找我了。看上你,觉得你办事不错。明日你去申国公府一趟吧。”

张友直脸上的表情,一时间难以形容,不知道是欢喜还是忧虑。甚至不明白这背后发生了什么。但是何夕并没有给张友直更多时间,直接端茶送客了。

张友直离开府邸之前,杨震出面,从张友直手中,要过来拿一张名刺。从此,张友直就不需要这东西,因为他是申国公府的人了,或许比不上何府,但也是大明顶层权贵之中的人物。

何夕看着手中的名刺,信手丢进废纸篓之中。问道:“杨震,你觉得勋贵们全部下场经商,是好,还是坏?”

杨震说道:“谈不上好,也谈不上坏,没有他们下场,决计不可能有这等规模的生意。但是他们做事,也是一言难尽啊。”

何夕说道:“一言难尽啊。”

何夕已经看见自己做的事情,如果局面不发生什么改变的话,今后何夕的努力,就是中华民国,四大家族那样的情况,权贵资本相结合,形成一个庞大官僚体系。唯一让何夕觉得比民国强上一点的,就是这个时代,大明是最强大的国家,这些大家族不会有成为买办的机会。

只是,何夕内心之中,并不满意。

民国时期,不管是北洋军阀时期与民国政府时期,其实都是一个不断变革的时代,守旧与革新,保守与先进,在矛盾之中进行。极端守旧的如空一格,空一格统治那一套,本质上是曾国藩,李鸿章那一套的变种而已。这也是为什么空一格推崇曾国藩与王阳明了。而我党内部其实挺时髦的与世界接轨,思想上与世界主流思想并没有太多的区别。

即便是国民党内部,也是有很多进步的改革势力存在,很多制度都是民国时期打下了基础。而新中国继承发展的。

说实话,即便是民国政府,其实要比大明朝廷好得多。不管民国政府怎么黑暗,最少有一套很烂的商业体系,能容纳工商业的发展。而今大明,不依附权贵,根本没有民间发展的可能。

未来到底该是什么样子?

何夕内心之中有些迷茫。

甚至何夕也不知道自己做的是对是错?从现在来看,推动勋贵介入商业,从而得到一股非常强大的政治力量的支持,是新法成败的关键。但问题是将来怎么办?

庞大的权贵与先进生产力结合之后,会产生更加庞大权势,何夕甚至可以预见,一个弄不好,大明就会重新魏晋南北朝的门阀势力了。

这些庞大的势力,也会压制生产力的发展了。

从而让先进生产力从别的地方迸发出来。

这个时候,何夕有些了解,为什么第一次工业革命发生在英国,但是在电气革命的时候,英国却并不占优势了。反而是德国后来居上,很多时候,并不是技术与科学的问题,而是政治问题。

如果这样的话,工业革命先发生在中国,反而因为中国这样的权贵资本,从而转移到其他国家去,甚至几百年之后,后起国家,反而超越了中国。就好像未来某个时间段,中国战胜美国一样。

从更宏大的历史视角来看,这到底是对,还是错。

甚至这个问题可以延伸到,对于中国这个庞大的国家来说,在发展道路上,是抢先手重要,还是后发重要?

也就是工业革命发生在古代中国,是好事?还是坏事?

要知道,而今的英国还保留大量的封建残余,英国在国际上力量的衰弱,也不仅仅是英国本土比较小的问题。

很多显而易见的问题,在细细思索之后,反而不知道是对是错的?

历史这门学问,最大的问题是,不是科学,有必然更有偶然,即便重来一次,也是如此。

最新小说: 认真躺平,佛系宫斗 穿成土匪?那就造反当皇帝! 史上第一豪横 大唐太子的悠闲生活 红楼:选项系统助我位极人臣 毁灭吧!我的恶魔室友们 拥兵百万让交权?朕这生如履薄冰 开局征服太子妃,成就至尊九千岁 请皇兄赴死,老六我登基了! 后院通古代:开局秦始皇来敲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