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三个丞相(1 / 2)

大明朝堂改革尚未开始,后宫改革却悄然开始。

马扶颜召集后宫女官,宣布了全新的內宫制度,自伙食问题,到作息时间问题都作了安排,并创造性地加入了休假制度。

宫女与宦官是没有假期的,一年天天都是劳累命,马扶颜宣布,每个月可休二日,以养身心。

为了确保后宫新制可以顺利施行,马扶颜下令任何内官不得故意设置障碍,阻碍宫女与宦官休假。

后宫新制,让沉闷已久的皇宫陷入欢腾,每个宫女与宦官都奔走相告,一些人更是自发聚集到长安宫外,哭喊着跪谢。

因为后宫新制,看着是小事。但其实并不是!

因为这表明了当今圣上对他们的态度,代表着,他们这个特殊群体,在洪武年间的“悲惨生活”彻底过去了,迎来了新时代!

于是,整个皇宫,无论是机灵的还是笨的,都纷纷叩拜陛下,甚至还有年纪大的太监,宫女对自己的干儿子干女儿嘱咐着:“万万给祖宗我记着,千万要伺候好我们这位万岁爷!”

一时之间,“圣主”与“圣后”之名传遍整个后宫。

人心顺服。

江安站在长安宫门口,看着外面跪拜不起的宫女、太监,眼睛都湿润了,这些人见朱允炆与马扶颜走出来,高声喊道:“陛下天恩,皇妃天恩。”

肺腑感激,雷动之声传荡。

朱允炆看着跪拜不起的众人,板着脸喊道:“若有人懈怠,办事不利,朕可是要发怒的,各自回去办差吧,莫要待在这里。”

众人再次跪拜天恩,在其他太监的引导之下,才纷纷散去。

“你哭什么?”

朱允炆见江安哽咽,不由问道。

江安连忙回道:“陛下,咱家这是感动的,现在咱家感觉活着,有点盼头了。”

朱允炆哈哈笑了起来,说道:“你应该说,活得像个人了。”

江安呜呜点头。翌日,奉天殿,朝会。

朱允炆坐在龙椅上,看着满朝文武,目光中充满了斗志。

这里面有些官员朱允炆是认识的,但一些官员,就算是记忆中,也找不出名字来。

这是朱允炆热孝期间第二次临朝,上次,还是登基时。

朱允炆思索了很久,认为自己没有朱元璋的龙精虎猛,可以一天处理几百件事;没朱元璋的霹雳手段,查出来就杀,杀错了也没关系,还能多杀几个;没有过高的智慧,可以掌控百官;无法忍受没有业余活动,没有片刻休闲的紧凑生活……

总而言之,朱允炆做不到朱元璋那样,可以直管中枢六部,事无巨细,事事亲躬。

朱元璋不喜欢丞相分权,通过“胡惟庸案”裁撤了丞相,将所有权力收揽于一身,但朱元璋低估了丞相的作用,也高估了自己的精力。

几乎每一天都有两百多份奏折送入朱元璋手中,涉及批复的事件更是不低于四百件。

纵然是朱元璋放过牛,打过仗,体格好,也经不起如此天天熬,最后不得不妥协,从翰林学子中挑选了一批人,帮助自己审阅奏章。

而这些翰林学子,便类似于朱元璋的秘书,实际上,这也是明代内阁的雏形。

最新小说: 四合院:截胡秦淮茹,虐翻众禽! 诸葛亮带着捕鱼游戏在三国 致命打击:枪火游侠佣兵路 时空医缘:现代女医的古代奇遇 红楼:家族修仙,开局真气化龙 此心昭昭 开局求婚钟小艾,侯亮平慌了。 天灾降临,我靠系统重建华夏文明 退婚当天,豪门大佬拉我去领证 1971:娶女知青,狩猎兴安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