羌人首领们非常感动,他们回去后凑了上千头牛羊之类的牲畜送给董卓。
董卓成年后,被举荐到陇西郡担任武官,当时胡人时常骚扰边境,劫掠百姓,董卓便领兵打破胡人,一度成为当地的英雄人物。
他在担任羽林郎期间,武艺出众,力大无双,擅长佩戴两副箭囊,骑马飞驰时左右射击。
众人看到这一幕,全都露出震惊之色。
原以为董卓是个人品低劣的奸佞之徒,没想到他少年时竟然身负侠名,而且抗击胡人有功。
这样一位少年俊杰,日后是怎么变成祸国殃民大军阀的?
“看来权力真的容易让人迷失方向。”荀彧叹了口气。
“此时的董卓倒有几分名将的风采!”灵帝看着荧幕中的一幕,也忍不住点了点头。
“汉室积弱,原本的名将也有了夺取天下的野心。”曹操却是冷笑一声。
人的欲望都是随着周遭变化而不断改变的,董卓一开始的还能守住初心,可等他看到汉室积弱,宦官当权,心态难免会发生变化。
等到日后进京时,看到朝中官员奢靡成风,这边边疆大员自然杀机四起,最后祸乱宫廷也不奇怪。
反过头来,若果汉室足够强大,董卓也不至于做出废立少帝之事。
永康元年,叛乱的羌人进犯三辅,董卓率军大破叛军,将主将斩首,并俘虏一万多人。他也因为这平叛之功劳,官拜郎中,赏赐九千匹缣,董卓却把这些赏赐全部分给部下。
也因如此,董卓在军中颇具声望。
众人看到这,全都沉默不语。
董卓这哪是奸臣模板,这完完全全就是名将风范啊!
朝中诸公感慨,这些边军大将年少时还有心报国,等着自己实力越来越大,难免会生出异心。
中平元年,各地爆发黄巾叛乱,北中郎将卢植因平叛不力,被朝廷免职,董卓任东中郎将,负责剿灭黄巾叛贼。
同年,董卓率主力北上攻打张宝据守的下曲阳县,围攻几个月都没能攻克,董卓因此被解除军权,押送廷尉受审。
看到这,众人这才恍然,怪不得日后董卓性情大变,看来和这段平叛经历脱不了关系。
而灵帝却敏锐的捕捉到一个消息,那就是在他死后不久,全天下竟会爆发一场黄巾叛乱,而且规模还不小。
就连卢植这样的名将都作战失利,少年成名的董卓更是久攻不克。
黄巾叛军实力真有这么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