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安年至建安十三年,孙权多次出兵江夏,斩杀黄祖。
“干的好!”孙坚看到这,兴奋的大叫起来。
好一个孙权,为父报仇了!
曹操见状,也忍不住感慨道:“生子当如孙仲谋啊!像刘表的儿子,比猪狗还不如。”
建安十三年,曹操南征,大破刘备。
随后他给孙权写信,有意谋取江东,劝降孙权。当时东吴士族代表的张昭为维护本地士族的利益,主张投降曹操。
而周瑜和鲁肃等人则是强硬的主战派,鲁肃甚至劝说孙权道:投降曹操,我依旧可以在他麾下做官,但您在曹操手下,该如何自处呢?
犹豫不决的孙权听到这,顿时恍然大悟,决心与曹操一战。
最终,在鲁肃的撮合下,孙权与刘备正式结盟,共同抵御曹操的进攻,也正是这次孙刘联盟,阻挡了曹操一鼓作气当下江东的步伐。
终其一生,再无染指江东的机会。
“特娘的!”曹操看到这就忍不住了,啥意思?
自己一辈子都拿不下江东了?这能忍?
你公布孙权的一生就讲孙权的事好了,干嘛扯上我?还直接断言我一辈子拿不下江东,这不坑人吗?
这一刻,曹操麻了。
和曹操一起麻的还有张昭,啥情况?老夫这一次表错了立场,站错了队了?
好家伙,原本还被孙权尊为师,出了这档子事,怕是只能缩头自保了。
当然,张昭主降是出于维护当地士族的利益,并没有站在孙权的立场上来看待问题。
以孙权的聪慧程度,自然能看清其中的门道,换言之,从这以后,张昭就该失去孙权的信任了。
同年,曹操赤壁大败后,孙权挥师合肥,无功而返。
孙坚:“?”
吾儿孙权军事才能有点差啊……
建安十四年,周瑜攻打南郡,围城一年。曹仁弃城逃走,孙权军拿下南郡,他也因此封周瑜为南郡太守。
建安十五年,孙权派交州刺史步骘挥师南征。
步骘大军压境,交州九郡无不臣服。
交趾太守士燮率领众兄弟投降孙权,只有刘表任命的苍梧太守吴巨不愿投降,最终被步骘所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