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也有一些百姓对此不以为然,认为刘备乃仁义之君,那就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作为刘备的敌人,孙权和曹操自然是不喜欢刘备的。
被刘备背弃过的公孙瓒和袁绍也不见得喜欢他。
看破刘备,一直对他猜忌的刘表,也不见得把他当成君子。
唯一一个真正信任刘备的,直接地盘都给丢了。
刘备是好人吗?是,毕竟能说出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但刘备是个十足的好人吗?倒也未必。
至少孙权是不喜欢他的。
关羽死后,刘备震怒,率军攻打东吴,孙权吓得遣使求和,刘备不允。
此时周瑜、吕蒙和陆续都已死了,孙权只得启用年轻的陆逊,最终夷陵之战大获全胜。
天下百姓一脸懵逼。
这东吴的大都督之位有毒吧?先后三任大都督都死在任上?
孙权不愧是蓄养贤士之人……
是个狼灭。
黄武元年,曹丕举兵伐吴,出兵三路。
东路由曹休、张辽、臧霸出兵洞口,中路由曹仁出兵濡须坞,西路由曹真、夏侯尚、张郃、徐晃率军围攻南郡。
大战随之而起。
东路,东吴作战失利,西路双方僵持不下,谁也奈何不了谁。
唯独中路,孙权麾下的朱桓大破曹仁,彻底扭转了整个战局。
“这朱桓真帅才也!”各路诸侯忍不住赞叹。
东汉末年,果然人才辈出,灵帝无奈的摇了摇头,这些人若是为朝廷所用,何愁乌桓、鲜卑等外族不臣服。
当然,这个时期的外族,别说和曹操、刘备这样的猛人斗了,就连被袁绍打败的公孙瓒,都能打的他们叫爸爸。
足可见这个时期的猛人有多变态。
朱桓大破曹仁之后,西路的朱然及时除掉了内应姚泰,守住了江陵,曹军无功而返。
各方势力顿时亮瞎了眼睛,这一战打的尤其精彩,双方居然连间谍战都用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