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蹇硕知道后不得气死!”
“怪不得汉室将亡,你们看看灵帝做的那叫什么事,宠幸宦官到了这种地步,汉室还能不亡吗?”
天下百姓看到这一幕,感慨万分,有的人感叹灵帝昏庸,也有人敬佩曹操不畏强权,杀伐果断。
唯独曹操,此刻眼神清亮。
谁年轻时候还没有一腔抱负了?董卓少年时都素有侠名,更何况他曹操!
各地士族也不由得叹息,如果是盛世,董卓和曹操这样的枭雄会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
只可惜身处乱世,这些人渐渐的迷失了自己的本心。
曹操棒杀蹇硕叔父的消息很快传遍了京城,很多敌视宦官的大臣都对他们很有好感,他也因此举获得了不少士族的认可。
刘备看到这,不由得冷笑一声。
区区一个蹇硕的亲戚,杀便杀了,处死这种人就跟杀一条狗一样没区别。
可杀了他,反倒能获得不畏强权的名声,让不少士族刮目相看,这种事换成是他,也会去做。
袁绍淡淡道:“曹阿瞒虽然奸诈,但这件事没做错!那些宦官祸国殃民,早就该杀了!”
他出身四世三公,平日里最不要看的就是那些狗仗人势的宦官。
画面一转,曹操因此事得罪了十常侍,好在他是曹嵩的儿子,宦官虽然恨他,却也没有对其出手。
朝廷对于此事的处置,也不过是把曹操明升暗降,调任顿丘县令。
光和元年,曹操遭到宦官群体的报复,被免去官职,闲赋在家。
光和三年,曹操再次被朝廷征用为官,恰遇大将军窦武与太傅陈蕃合谋诛杀宦官,不料事泄反为宦官所害。
朝中山下,无人敢言,唯独曹操上书朝廷,为窦武等人平反,却没有被灵帝理会。
看到这,全天下百姓怒骂起来。
你汉室江山确实该亡了!看看灵帝干的这叫什么事!
自古以来宠幸宦官的昏君不少,但像灵帝这样昏聩的却不多见。
“真是昏君!汉朝天下就是亡于这个昏君之手。”
“这种人死后,有什么脸面去见武帝?有什么脸面去见祖宗?”
灵帝此刻也是脸色一变,只不过他并不后悔自己宠幸宦官,反倒认为窦武实在该死,凭白给自己添了骂名。
却不想,也正是他这种昏聩的做法,才导致超纲混乱,最终天下大乱。
此刻的张角三兄弟冷笑连连,如今黄巾之乱提前爆发,他们就是打着灵帝宠幸宦官的由头,起兵作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