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安四年,曹操屯兵官渡,备战袁绍,双方之间的战争一触即发。
建安五年,国舅董承谋刺曹操事泄,被他斩杀,同样参与衣带诏的刘备得到消息后,杀死徐州此时车胄,攻占徐州。
曹操得知刘备背叛后,又气又急,决定亲自率军征讨,而此刻他的谋士纷纷劝诫,担心曹操征讨刘备期间,被袁绍偷袭。
面对谋士和一众吴江的劝诫,曹操不以为然道:刘备是当世人杰,如果不及时除掉,日后一定会成为我的心腹大患。
袁绍虽然实力强大,但为人优柔寡断,哪怕有绝佳的机会放在他面前,都会错失,不必担心。
于是不顾众人的劝导,进军徐州,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击破刘备,再度拿回徐州。
刘备失败后,只得投靠袁绍,但没过多久,又再次背袁而去。
建安五年,袁绍派大将颜良进军白马,当时曹操的实力比袁绍弱上许多,但他却用计引开袁绍,最终围杀颜良。
震惊袁军上下。
袁绍得知消息后震怒,亲率大军来犯,朝野震动,曹操麾下与袁绍军暗通款曲者无数,全都不看好曹操。
见状,曹操只能安抚众人道:袁绍此人,色厉内敛,虽然手下兵马众多,但却军机不明,战斗力不强。他麾下战将骄纵,虽然坐拥四州之地,却依旧不是我的对手。
众人只当曹操放屁,没多少人认为他能赢下袁绍。
同年月,袁绍与曹操对峙官渡,交战数月,曹军已然坚持不下,军中粮草告急。
同年十月,袁绍从河北运粮计万余车,派大将淳于琼沿途护送,屯粮于乌巢。
这时袁绍因麾下谋士许攸家人犯错,将其逐出营帐,导致许攸叛投曹操,最终献计火烧乌巢,绝了袁军粮草。
此战,曹操以弱胜强,虽然处于劣势,但他虚心接受谋士的建议,懂得审时度势,能够在关键时刻抓住战机,最终大败袁绍。
建安七年,袁绍因官渡一战失败后,整日郁郁寡欢,最终病逝。
曹操趁着袁绍的两个儿子内讧时,出兵偷袭袁尚后方,大胜。
建安十年,曹操率军攻打袁谭,平定冀州和青州两地,更是招揽十万黑山军,风头一时无二。
建安十一年,曹操灭掉高干,拿下并州。
建安十二年,曹操为了灭掉逃亡乌桓的袁尚和袁熙,也为了彻底解决外族袭扰边疆的问题,率军远征乌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