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闻林天照的回答,朱元璋的目光一亮,这也正是他所想的。
“好,不骄不躁,等候时机。咱想听听,你如何布局?”
“兵者,诡道也。想要痛击张士诚部,末将以为,缺少的是一个时机。”
这时,不光朱元璋的眼神发亮,纵然刘基和汤和的眼神也跟着亮了起来。
随即,朱元璋和刘基相互点了点头,心照不宣。
朱元璋眼神一凛,再考验道:“不过,咱有点不想等。张士诚不知天高地厚,居然敢伏击咱的好兄弟汤将军,所以,咱想举全军之力,彻底灭了张士诚,为汤将军和你,还有死去的那些兄弟复仇。”
“你要知道,咱现在拥兵三十万有余,良将上万,张士诚不过区区二十余万兵马,他与咱相比,徒有虚表,不够精锐。所以,咱有信心,一举灭了张士诚。”
“他必须为他的无知和鲁莽付出代价。”
话语之中,霸气外露,朱元璋展示了要灭张士诚的决心。
但,这绝对不是他真实的想法。
而且,朱元璋也吹了牛皮的。
据了解,此刻朱元璋的兵马满打满算二十万左右,怎么兵马就三十万了呢?
林天照隐隐感知,朱元璋不会如此鲁莽,纵然他有些鲁莽,他身边的军师刘基也不会。
如若举全军之力力战张士诚,纵然灭了张士诚,也会让朱元璋元气大伤。
如此,就便宜了雄踞西南的陈友谅。
林天照当即回应:“回吴王,若吴王想要灭掉张士诚,自然是十分的胜算。不过,自古以来,但凡交兵,伤敌一千,自损百,吴王,在没有绝对的不伤根本的谋略之前,末将不建议强攻张士诚。”
听闻林天照的回应,汤和不住地点头。
孺子可教!
林天照的这番应对正是汤和所想,这足够给他这个将领长脸。
朱元璋追问道:“为何?”
“因为,东南有豺狼,西南还有猛虎。猛虎不动,我们灭豺狼,却给了猛虎下山的契机,猛虎一旦下山,我们就会腹背受敌。”
豺狼自然是张士诚,猛虎就是陈友谅。
朱元璋嘿嘿一笑,“果然有见地,伯温,你看如何?”
刘基赶忙抱拳道:“恭喜吴王,此子可为将才,与在下正是不谋而合。张士诚总共有四兄弟,诚信德义,张士诚不可小觑,有大谋略,他的几个兄弟也并非善类。而,西南有陈友谅这个大虫,若我等全军一动,陈友谅必会趁虚而入。”
陈友谅一直想将朱元璋吞并,这已经是事实。
若此刻,朱元璋一动,陈友谅必会亲率六十万兵马,碾压而来。
“唉!”
朱元璋发出一声长叹,“鼎臣,你看,咱有心为你复仇,可现实不乐观。所以,我等还需从长计议。”
汤和,字鼎臣。
朱元璋这话,显然是为了安抚汤和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