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正,姑娘也是不值钱的货,赔个姑娘也无妨。
故,李善长开始回家选姑娘去了,既然人家让称呼三声老丈人,怎么也得给人家个有模样的姑娘。
遇到林天照这个刺头,若是对姑娘不满意,一旦再闹出什么幺蛾子来,他李善长可怎么办?
老脸岂不是又丢尽了。
担心林天照这个混不吝最后闹出什么幺蛾子不可收场,李善长特意快马加鞭回了一趟府。
仔细看了一遍没有出门的姑娘,选定了最为伶俐且最为漂亮的姑娘,李芳宁。
李芳宁年方十六,已经是李善长将其许诺给朱元璋姐夫李贞的儿媳妇。
舍不得姑娘,套不着狼。
如此,只能再给李贞谋另个姑娘当儿媳了。
反正,都是没有定死的事儿。
李芳宁一听,立刻不愿意道:“我不干,父亲将我当成什么了,我之前可是许配给李家的。”
“你为何偏偏揪着李家不放,这林天照可是一表人才,而且立了军功。”
“我不喜欢当兵的,我更喜欢书生一些。”
李芳宁成长在李善长的身边,自打记事起,天天看着一些粗鲁的老爷们围着李善长转,而且被李善长呼来唤去,活的没有什么尊严。
更为重要的是,这些当兵的心眼不多。
但凡遇到个心眼多的,都是徐达、常遇春、汤和之流,虽年龄不大,却有着老气横秋的一股劲。
所以,李芳宁打心里不喜欢当兵的。
而,读书的就不同了,天天风花雪月,好不浪漫。
李善长一看姑娘不乐意,气得胡子都立了起来,“这门婚事就这么说定了,你嫁也得嫁,不嫁也得嫁。”
自古婚姻大事,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媒人好说,抓一个就成。
家里老子大于天,一切都是老子说了算。
李芳宁一听,顿感伤心疲惫,知道胳膊拧不过大腿,在家哭了两天。
姑爷这事就让李善长很丢面子,姑娘又让他很是生气,怀着郁郁的心情,老李火速赶忙江阴,等着接待林天照一行。
重要的,不是接待林天照。
而是,林天照突然叫‘老丈人’的时刻,他不能不在场。
李善长想过各种借口,逃离这尴尬的时刻,但一旦林天照提起来,在百官面前,他这老脸可就真丢尽了。
如果诚如胡惟庸所言,一切就好办多了。
人总得往好处想,有了林天照这个姑爷,将来能成为他的左膀右臂也说不定。
官场之上,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
这道理,老李最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