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旨!即日起,册封朱慈烁为辽东节度使,镇守辽东!”
崇祯皇帝此言一出,众人皆哗然。
朱慈烁更是不敢相信,虽然他考虑过要让自己的封地尽可能靠近边疆,但他也没想要开局就到达辽东这个是非之地啊!
那里现在还有不少桀骜不驯的辽东将门呢,他们能听自己的话吗?就算不会当场将自己给弄掉,落得和熊廷弼一样的下场;万一打起仗来了怎么办?自己能指挥他们吗?肯定只能自己上,这分明就是去给敌军送菜好吗?!
朱慈烁急道:“陛下,儿臣请求留守京师……”
开玩笑啊,辽东那块是非之地,还不如没有呢!自己宁可被系统强制抹杀,也不想要落得和巴麻美一样的下场啊喂!
崇祯摆手:“朕意已决!你且退下吧。”
朱慈烁欲哭无泪,只能接下圣旨,跪安离去。
“这,这算什么事啊......”
辽东的局势,那可叫一个乱到家啊。
自己现在无权无势,仅仅有一个皇子的头衔,说不定哪次战斗就被这些二鬼子辽东将门送到关外被女真人砍了。
待他走后,众臣子方才从震惊中回过神来,窃窃私语起来。
“这位三皇子还真是倒霉,一个纨绔子弟,没有经过任何的训练,直接就调拨到了辽东。”
“谁说不是呢?这次怕是凶多吉少了。”
“唉!也不知道,到底是谁向皇帝陛下提出的这个建议。”
“……”
大部分人都认同了这个观点,毕竟在他们的看来,朱慈烁确实是没有任何的军事才能,而且还是个纨绔子弟。
听到大臣们的叽叽喳喳,主动提出这个提议的王承恩脸上多少有点挂不住。
本来自己只是看崇祯皇帝为国家大事发愁,而提出的建议,结果反而将目前皇帝除了嫡长子朱慈烺之外唯一一个算是成年的皇子送到了辽东,内心不免存在对于朱慈烁的愧疚。
“陛下请三思。”见朝堂上乱成一团,魏忠贤站出来恭声说道:“辽东乃是重灾区,三皇子又不曾上阵杀敌,若放他至辽东,恐难以服众!而若是三皇子身体康健、文韬武略都足以堪用,陛下再派其出征,则必可旗开得胜。但现在......未免有些不妥之处。”
崇祯微微颔首,道:“爱卿所言甚善。不过……”
魏忠贤忙问道:“不过什么?”
此言一出,魏忠贤后知后觉发现,自己刚才的发言似乎有僭越的嫌疑。也许是曾经天启时候太过狂妄了。
“这些事情不归你管。”崇祯淡淡瞥了魏忠贤一眼,说道:“而且你僭越了,谅你一片忠心,就不追究什么了,退下吧。”
魏忠贤暗叫一声晦气,躬着身告辞离去。
崇祯却并未因魏忠贤离去而改变态度,沉吟片刻后便吩咐下去:“传旨,令三皇子即日启程,即刻去往辽东就藩。”
既然朱慈烁不适合带兵打仗,崇祯就准备换一个更加擅长打仗的人去辅助他处理辽东事务。
然而,众臣并没有打算就这样让皇帝将朱慈烁派到辽东地区当节度使,在崇祯话音刚落之后,就有不少大臣站出来,提出反对意见。
一名老臣上奏道:“陛下,此事不妥啊。三皇子年幼,不通军事,恐难胜任辽东职责,还望陛下收回成命!”
“臣附议!”另外一名大臣站出来表示反对:“三皇子性格顽劣,恐不足以担当大任。若是贸然派他领军出塞,恐难取胜。”
随即有几名大臣纷纷响应道:“还望陛下三思!”
“臣等请陛下收回成命!”
一干大臣你一句,我一句,纷纷谏阻崇祯。
崇祯眉头皱了皱,冷哼道:“诸卿莫非是在质疑朕的圣裁?”
群臣顿时噤若寒蝉。
虽然他们不满意把朱慈烁推到前线,却绝不愿意去触碰崇祯的逆鳞——不听话、不懂事,就是死罪。
朱慈烁的死活他们不关心,反正辽东将门有的是办法处理掉这个不听话的家伙。
但朱慈烁的这个身份确实是有点太敏感了。
一个皇子去当辽东节度使,都能莫名其妙的被解决掉,这让皇帝怎么想?
辽东将门飞扬跋扈,连皇室都不放在眼里,这让皇帝怎么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