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不在多而在精,五千就够了。”
之前大明朝廷知道这些将门在养私兵,但为了抵抗女真人,选择了默许,但规定了辽东地区所有将门总共征兵的上线,尽可能减少不必要的麻烦。
辽东靠近京师,这些将门也需要给皇帝和朝廷一个面子,不然撕破脸皮,大家都不好过,所以他们也就自己内部进行了具体的分配。
为了分配这新增加的五千人的名额,辽东将门之间吵得不可开交;每个人都想要获得更多的私兵,增加自己在辽东的话事权。
这也在朱慈烁的预料之中,不然他也不会咬死只允许五千人的征兵规模。
凭借收买的那些流民,尤其是无孔不入的小流浪汉,朱慈烁很容易就能知道辽东将门在外面表现出来的一举一动,包括他们征召的士兵数量。
但凡有人敢多征士兵,朱慈烁得知后,甚至不需要亲自出马,只要将这个情报告诉其他的将门,无需自己动手,他们就会自行解决这个问题。
在杀鸡儆猴般将一两个不遵守命令的将门公开后,剩下的那些将领们老老实实按照他们协商出来的分配额进行征兵。
同时,袁崇焕也在其他地区,尤其是将门势力较弱的农村地区征收良家子进入军队。
袁崇焕的能力还是过关的,尽可能做到了隐秘行事。
就算辽东将门发现了,他们也普遍看不起农村;他们日日夜夜享受着大明运送过来的银两,过着骄奢淫逸的生活,早就不屑于和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打交道。
这就是朱慈烁找到的兵源突破口。
同时,朱慈烁也在适量征收流民进入军队。
这些都是无家可归的普通人,只要给他们一口饭吃,给他们居住的茅草屋,流民就会欣然拿起武器,加入朱慈烁的麾下。
当然了,流民的素质不高,只能作为少量补充。
在这个阶段,朱慈烁也发现,旌旗对于包括百夫长在内的士兵来说无效,最多就是在战场上的时候挥舞旌旗来振奋士气这个普通旗帜都拥有的效果;也就是说,自己只能通过控制将领来间接控制军队。
就在征兵工作进行的如火如荼的时候,朱慈烁打算亲自去外面视察一番,看看袁崇焕的征兵工作怎么样了。
当然,他打出来的旗号是要到宁远城外转一转,感受民生疾苦。
没走几步,朱慈烁就发现,在郊外,有一个衣衫褴褛的小流浪汉瘫倒在松软的干草上,脸色蜡黄,瘦骨嶙峋,一看就是饿了很长时间。
“去,给他扶起来。”
侍卫立刻走上前去,将随身携带的干粮交给那个小流浪汉。
“谢谢.......”
朱慈烁弯下身子,看着那个正在狼吞虎咽的小流浪汉,“慢点吃,别把命吃没了。”
饿了很久的人,是不能一口气让他吃太多东西的。
等到小流浪汉吃完之后,朱慈烁准备转身离开,并让侍卫将他交给袁崇焕。
这种小孩比较好控制,进入军队也不用担心降低整体军队素质。
“等下......”
小孩在侍卫的阻拦下挣扎着。
“谢谢您!我叫李定国!如果您用得到我的话.......”
正当侍卫要将这个小孩拖走交给袁崇焕的时候,朱慈烁听到了那个熟悉的名字,立刻制止了他们,转过身。
“等会,你刚才说,你叫什么?”
小孩面对朱慈烁灼灼的目光,有些无所适从。
“大人,我叫李定国。有什么问题......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