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璋这人虽然懦弱,但并不代表人家笨。
诸侯自立为王后,刘焉虽然也打造了一块“王玺”,但那个肯定是不能拿出来的。既然刘程打的旗号是光复汉室,把那东西拿出来形同造反。
所以自然是要拿汉帝时期,封刘焉益州牧的那块。
刘程拿起了印玺,交给庞统,将刘璋扶起。
撤掉益州王的称号,封刘璋为南都太守,李严为郡丞,辅佐刘璋治理南都。
其实刘程也想过,李严这个人朝三暮四,很不靠谱。要是让他去辅佐刘璋,刘璋这个人耳朵软,说不定又要生出什么事端。
但没办法,此次刘璋投降李严是功不可没的。而且刘璋刚刚投降就从他身边把李严撤掉,刘璋肯定会很慌乱,不踏实。
第二天士族们过来,把收土地的钱提高了两成,本来刘程想这些人狮子大开口是不愿意答应的。但庞统劝他想开点,刘程本来也不差那点钱。
南都初定,依照以为的政策,将田地分给普通的老百姓。
这样一来,刘程的声望瞬间提高了五十。
【恭喜用户获得南都百姓的爱戴,声望提升至4,请再接再厉。】
刘程手底下一下子有了三个郡,比郡守高点,比州牧又要低点。
但益州境内已经没有名正言顺的州牧了,即使是刘程自封州牧也没人会说什么。但系统则不让他自封,声望必须高于两百以上才能自封州牧。
所以就比较尴尬了,刘璋是太守,他也是太守,同样的官职刘璋就得叫他主公。
接手了南都以后,南都原本的一万正规军自然也要收编。
不过刘程这人对士兵还是比较挑剔的,除了常规的三路大军——步兵,骑兵和弓兵外,刘程还特别设立了一个兵种,工程兵。
本来这个兵种可以归纳到步兵里面,但刘程还是觉得应该把他分出来,专门从事挖战壕、设陷阱和打造攻城器械和武器。
所以工程兵内部主要还是由头脑灵活和木匠、瓦匠、铁匠等组成,手艺人一下子就能吃公粮了,他们也挺高兴的。
而且这项工作要比冲锋陷阵的其他三个兵种安全很多,报名参军的人也就多了。
不过名额有限,毕竟刘程的钱也不是大风刮来的。
麋家和刘程长期合作,在益州的生意也发展的很快速。
刘程主要靠盐和粮食、肉类换取钱财,去买卖稀缺的铁矿和银矿。
江州的大型造纸厂在得到永安和南都的大量木材和人工后,也慢慢的发展壮大起来。
纸在刘程那里已经不是什么稀缺物了,甚至已经制造出很软的纸可以用来放茅房里。
江州已经成为中原南部最大的货物市场交易平台,收取的营业税足以支撑十万大军的军饷。
因此刘程放心的将军力扩充到了六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