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罗耀一次拿出了百枚大洋开道后。
肥头大耳的王营长果然二话不说拍着胸脯保证,随便自己在哪里开店。
以后自己的店他罩着了!
罗耀也非常‘热情’地邀请对方在自己饭店开业后,来店里吃饭。
对方也欣然应允。
足以见得,对方对罗耀的这份‘孝心’是相当满意的。
要知道。
在这个年代。
一枚大洋。
足够一家三口小康一个月了。
说的是小康。
如果是杭州城内的那些穷苦老百姓们。
一年花销也顶天三四枚大洋而已。
甚至还没有。
所以罗耀这百枚大洋,至少在王营长这称得上是大手笔了。
自然是非常热情且亲热的。
这件事搞定。
接下来的事情就简单了。
或许是百枚大洋的原因。
也或许是那十枚大洋的原因。
之前那个尖嘴猴腮的小队长,竟是亲自带着罗耀在城内选开店的地儿。
罗耀也明白对方的意思。
顺手又拿出了两枚大洋给了对方后。
果然对方脸上的笑容更加灿烂了几分。
罗耀倒也不怕钱财在这些汉奸面前露白。
在这里,还是鬼子说了算的。
有这汉奸领道,找个店面属实是轻松。
在杭州沦陷前,不乏有很多的饭店、酒楼存在。
战争爆发后人去楼空,自然也就便宜了罗耀。
一栋足足有五层高,看起来也十分豪华的酒楼。
罗耀仅以两百枚大洋的价格给盘了下来。
然后拿到了一张所谓的‘地契’。
和牛鬼蛇神们打好了招呼。
又盘了一座酒楼下来。
接下来的事情无疑就简单至极了。
找人来好好装修一下,然后再招几个小二。
基本上便可以开业了。
两个小时后。
民工开始按照罗耀的要求开始装修。
“老人家,这鸭是怎么卖的?”
回周奶奶家的路上,正好看到了一位摆摊的老人家。
老人家满脸沟壑,骨瘦如柴。
面前放着竹篾扎的笼子,里头是两只鸡,三只鸭。
闻听罗耀此话,再看罗耀穿得那般体面。
老人家不敢怠慢,忙不迭从地上站起,回答道:“这位少爷。
这鸭三十五铜元一市斤。”
(PS:这个时期的货币太多太杂,除了大洋还有鬼子的军用手票、还有法币、鹰元等等,为了大家阅读简单,就一直用大洋和铜钱为大额及小额的货币啦。
兑换比例:银元=铜元。)
罗耀点了点头。
这只鸭看起来差不多六七斤的样子。
“那给我称一只吧。”
“好嘞好嘞,少爷稍等。”
老人家大喜,连忙从笼子里抓了只土鸭出来。
在这个时代,这可绝对是纯正的土鸭了。
拿上4铜元购买的土鸭,再在一些小摊小贩那买了些豆芽菜、佐料、青菜等。
罗耀这才回了周奶奶那。
这罗耀门都还没进呢。
听到土鸭‘嘎嘎’声的周奶奶便率先开了门。
身后还跟着一个怯生生、脏兮兮的江小小。
“罗少爷,你这是……”
看着罗耀手里的土鸭和一篮子菜,周奶奶很是疑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