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张仙桌,两桌放一个大锅,一共有二十五个大锅装着吃食。
连雨一一起一百零一人,每锅只有四人同时盛装吃食。很快就盛完坐了十三桌。
山门排队的第四批人放了进来,十九排满人,最的一排只有四人。
总计一百五十六人!
已进火家的流民四批共计一千三百五十六人了,还不包括抱在手里的婴儿!
等等,等等,山门外又来了好多人!
原来刚才跑下山的那二十几人又回来了。跟着来的有好几百人。
这是怎么回事?不是去接家人吗?
正常来讲,一户也就五六人,多也就七人吧。二十几户也就一百多人吧!看这样子,密密麻麻,恐怕有五六百人!
傅裕雷一看,不对啊,赶紧去看看情况。
“老人家,这是为何?顷刻同来如此多乡民。”
傅裕雷与那去叫人的老头行礼问询。下山叫人,叫出五六百人,这有点……
老头也知事情严重,得赶紧解释,要不然误会那就麻烦了。
“回禀傅公子,小老儿一家人。”
指着自己后面。大大小小正好一排。
“这些人是半路遇上的,便一同前来了。这其中有好些是同乡,小老儿都认识。”
“是的,傅公子,我们也是来投奔火家的。路上正好碰上了。”
有些机灵的大略猜到出了什么事,担心火家不接纳了。连忙出来解释。
傅裕雷仔细打量,这些人拖家带口,衣衫褴褛,面黄肌瘦,风尘仆仆,怕是赶了很远的路。
应该都是流民,不会有假。
“后面可还有人?”
傅裕雷问出了心中的担心。一下前来太多的人,准备不足,不好安排。
“听人说,听到消息的可能连夜赶来。至于多少人,可不知道。”
“全是益阳县人?”
“恐怕是的,这些前来的都是益阳县人。”
“益阳县是出了什么事吗?”
傅裕雷奇怪,这么多的人赶来,不是真过不下去了,谁愿意离开乡土!
“去年暴雨洪灾,田地颗粒无收,县衙又不怎么救济。田地都跟一些大户换了粮食。年前梅山蛮又劫掠。过完年就四处逃荒了。”
怪不得了,去年暴雨,整个潭州都有灾情。马楚众兄弟忙着争权,救灾根本就没人管。大户趁机抬高粮价,兼并土地。百姓哪还有什么活路。
只是主公可能也始料未及,没做好准备啊。这源源不断的有人来,物资商货恐一时之间不够啊。
“各位安心,既投火家,必秉忠心,主公定会妥善安置。先进十七排用膳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