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公说笑了,这些稻种权当薄礼送给恩公了。救父之恩万不敢忘。”
范同连连摆手,这些稻种当一般稻谷卖,三石都卖不到一两,总共就是百多两银子。
要不是一起运来的有香料和珠宝,这一次就赚得少了。
“那行,这正是我需要的,对你来说,也就百多两银子,不跟你客气了。我全部收下。”
火燚燚心里爽得很:
这就是占城稻啊!
自宋真宗大中祥符(—)年间从福建推广于江淮、两浙等路之后,粮食产量大增,人口井喷式增长。
从此开始才有了早稻,一年从种一季变成了种两季、三季,能种植水稻的面积也大为增加。
最大的好处是这占城稻产量高啊,能达到三百公斤一亩!平均能有四五百斤一亩。
看看现在越南、泰国那些本地水稻的亩产就知道了,平均也是两三百公斤。占城就是现在越南的南部。
越南、泰国等中南半岛和印度很多还是种的本地水稻品种,不是袁爷爷的杂交稻。跟占城稻那是一脉相承啊。
“恩公什么时候搬运?如果需要运去比较远的地方,那就要早作准备了。以免耽误百日品种的播种时间。”
范同见火燚燚愿意收这稻种,直接就问起了搬运时间:
一是确实可能耽误农时。
二是减少仓储费啊,这么多稻种储存在这里,仓库可是租的啊。能省一点是一点啊。
三是他们也好安排收购回占城的货物,要不货物没卖掉,也不好安排回程。
火燚燚想了想:惊蛰早,清明迟,春分播种正当时。
春分就得播种了,现在离春分不到十天了。
还得浸种催芽选晴好天气才能播种,运回去还得好几天。
必须马上运回去,特别是百日的品种,太迟了,耽误晚稻。
“马上就安排运输,我去找船来。顺利的话,下午就起运。”
“火恩公,你要运去哪里?我们有熟识的船家。可以马上联系的。”
“那行,你们帮我找船家从湘水往西,转运至涟水,到湘乡。永丰以上要换小船。”
“火恩公,能找人带路吗?运到地头谁来接收?”
范同考虑这转运也挺复杂,又不熟悉路途。担心不安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