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明知道不寻常,但也没想到有这么大的后果,六万多亩,一亩一石也是增收六万多石!
这确实是需要极其重视了。
孔明掐指算了算:
“离谷雨也就三十天了,至少需要三天才能回到火家,要开垦出六万四千亩水田出来,那每天需要开垦出约一千百三十亩。”
“一人一牛如果是开荒的话顶多两亩,需要九百一十五人和九百一十五头牛。驴和骡也可以跟牛一样耕种。今天一共在口马行买下了成年的牛、驴、骡百四十六头。家里还有两百多头驴和牛。”
“这样的话,就只需要把这百四十六头牲畜赶回去就可以了。”
孔明仔细计算了一下,与火燚燚细致分析。
“你的考虑是对的,牛犊、小驴、还有马驹现在都干不了活,在哪里都影响不太,无非是栏圈的租钱和草料钱而已。但是忽略了一个问题牛犊、小驴,马驹没有成年牛、驴、马的带领可不好赶。”
火燚燚提出了一个问题,但如果带着牛犊、小驴,马驹速度可能又会拖慢行程。
火燚燚摸着下巴走了几步,突然想到什么。
“我们陷入死胡同了,既然原来说可以分批走,现在也可以啊,我们的批次减少,把数量加大就行。”
“家主你是说每天大小一起一次走几百上千头,只要分三四批走就可以了,也就耽搁那么几天,反正家里还有二百多头牛和驴可以弥补这个时间。”
“对,还可以这样:”
“马上通知四家之人口马行的人把能弄到的牛车、驴车和马车都弄来这里,换成我们新买的牛、驴和马,能弄多少是多少。”
“明天把所有这些新弄的牛车、驴车、马车都装上商货、草料、小奴,尽量轻装。”
“一辆车跟一头相应的小牲畜,一头小牲畜由一个女婢看管,车也由女婢来赶,十里一歇,赶车的和看管牲畜的就轮换。”
“能走多少是多少。后天也一样。”
火燚燚想到了一个办法。
“如果车不多的话,一头成年牲畜驮些草料商货带一头相应的小牲畜也可以走,一头牲畜一个女婢一个小奴。中途也跟坐车的轮换。前后安排一些男奴开路和断后。”
孔明立刻补充。
“还可以是这样:”
“家主你是想把梅山蛮引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