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观二年冬。
天降大雪。大雪足足下了三天三夜。
温度骤降,放眼望去,天地一片的雪白,连绵一面。
大有北国风光之相。
黎民百姓哀嚎遍野,死伤不计其数。
朝中重臣及时赈灾,短时间不见效。
朝中上下一筹莫展。
过十日有余,余波为散,然安置百姓已达十之九。
…………
这一日已经登基的李世民看着空荡荡的大殿。
已经到了散朝的时间。不过这里还有几个重臣在这里。
坐在中间的李世民看着一边的一个人。
这个人大概四十多岁,身材瘦小,脸上一脸的疲惫。
不过看样子这个人的精神还算是不错。胡子大概有半尺长。
“玄龄,外面的灾民安置的如何了?”
李世民现在最担心的就是外面的灾民。
房玄龄站出来拱手说道:“回陛下……”
李世民摆摆手:“此地也没有外人,已经散朝了,不用如此拘谨。”
房玄龄放下手说道:“俺听您的,谁让嫩是陛下呢!”
(开个玩笑,但是房玄龄真是山东人。)
房玄龄说道:“情况大致已经控制住了,不过现在重要的还是安置的问题。这样下去,恐怕粮仓也撑不住。而且总要给百姓寻找一些住的地方。
现在天还是太冷了,许多难民都冻死了。”
一边一个微胖的中年人说道:“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忽然涌入的难民实在实在是太多了,能安置的地方都已经用的差不多了。
而且陛下,这些难民太多,已经快控制不住了,许多人已经开始扰乱四周百姓。
原本无灾无难的百姓,因为这群难民冲入家中打家劫舍,现在已经变成难民了,这样下去恐怕难民会越来越多的。”
说话的是杜如晦。
这个时候边上有一个虬髯大汉站出来说道:“陛下,给某家五百兵马,某家定然让这些人消停下来。”
“知节莫闹!”
李世民看着这个人头痛。
这程知节领兵过去,估计那就是添乱。
程知节吭哧两声不说话,也就是表达自己的不满。
李世民看着外面:“这样,容朕换一套便装,我们出城看看。”
“这……”
房玄龄和杜如晦有些为难。
边上的程知节似乎知道两个人担心什么:“担心什么,老子还在这里,我就不信有人能伤得了陛下。”
“就是,你们两个的胆子怎么越来越小了,之前千军万马也没有见过你们这个德行。”
说话的是一个如同黑塔一样的大汉。
“哼,老夫是担心陛下。”杜如晦这个气。
房玄龄在一边帮腔的说道:“就是,跟着你们两个杀才,就是没有事都能变成有事。”
“士可杀不可辱!”黑塔大汉指着房玄龄的鼻子:“今日我尉迟恭和你只能一个一走出去。老夫要和你决斗。”
“臭不要脸,老夫都没有说和你比文采呢。”
房玄龄胡子都气飞了,哪有这么不要脸的。
“好啦!”
李世民忍不住了。
看着几个人:“都一起去,不用担心,朕南征北战这么多年,岂会怕?
更何况他们都是朕的子民。”
方双都不说话了,李世民下去换衣服。其他的几个人也要各自的找地方换衣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