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接着,他就将朱长青所说的那番话,全部告诉众人。
随后,几人无不感到异常震撼。
这能是一个商贾说出来的话?
他们并不知道,朱长青只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用着一种后世人的目光,才能看到那些问题并且说出来。
“父皇,依这商贾所言,倒是也有几分道理。”
“迁都顺天的话,的确能够让后世帝王时刻警醒,尽可能避免发生宋朝时的那些事情。”
朱标应声说道。
同时,他也很好奇,那名商贾究竟是谁,改天得找个机会,向自己的父皇问一下。
如果有可能,大可以改掉其商籍,让他入朝为官。
毕竟,能说出那些话,足可见是有些才华的。
随着朱标的表态,徐达也站了出来,沉声道:
“老哥哥信那商贾所言,咱就信。”
“老哥哥说要迁都顺天,那咱就坚持老哥哥的决定。”
闻声,朱元璋大笑道:“天德啊,有你这番话,朕也就放心了。”
“你们两个呢?也说说看,要不要迁都顺天。”
李善长与胡惟庸相视一眼,犹豫片刻,前者率先开口道:
“上位,迁都之事,毕竟事关国运,不可轻易做出决定,更何况,还是根据一商贾所言,不免有些偏激。”
“偏激?”
朱元璋冷哼一声,“听韩国公所言,是认为那商贾所言无理?”
其实,这会李善长心里还困惑着呢。
原本一直讨厌商贾的上位,这一次,怎么突然能将商贾的话给听进去了?
“回上位,臣虽然觉着,这商贾所言有几分道理,但迁都之事,还是要从长计议的好。”
胡惟庸急忙附和道:“陛下,李相爷所言有理,迁都之事,不可草率。”
“这件事情,咱已经思前想后很久了,认为可行,更何况,顺天府先前就是元大都,有成为都城的底蕴。”
老朱充分发挥出了自己的强势,不容李善长与胡惟庸再说什么,拍板决定道:
“再者说,咱之前与你们商议迁都之事时,你们不是也将顺天府规划到预备都城当中?”
“迁都之事,已经拖延太久了,朕不想再拖下去了。”
“好了,时辰也不早了,你们就都各自散去吧,太子留下,咱有话要对你说。”
听皇帝这么一说,李善长等人哪还敢逗留?
便就一同退出大殿。
待只有朱标留下后,朱元璋才激动般开口道:
“老大啊,那个时候樉儿他们都还小,不太记事。”
“可是,你应该记得,在你年幼时,与你关系最好的那个弟弟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