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王朝的中央政府,也听说了鳌山岛的战斗。
大明朝五军都护府常春明第一个接到谍报,仔细看了一边,不由得和左右言道,多事之秋啊,沿海又要不平静了,我们的备倭寇军要加强啊。谍报留档,编篡简介,送入宫中。
常春明入宫面圣。陛下,东海有人在天星岛上建国,号称民国,于五月五日攻打鳌山岛,失败,鳌山岛和天星岛双方死伤惨重,我军是否应该主动出击,覆灭民国,收拾鳌山岛残余?
大明王朝皇帝朱标,天星岛海盗有船几艘,吨位如何?海盗几人?
常春明回禀,据探子调查天星岛上人数多人,大福船艘,铁船艘,船舶大小在吨左右。如果我大明水师出击,预计需要战舰艘,则可保证必胜。
大明朝的探子没有亲身经历钢铁巨舰的火炮,不知道其威力,只是根据钢铁船的外形大小,判断其吨位和威力。
朱标有点意外,铁船,天星岛有铁船?难道他们已经解决钢铁防腐的问题?
朱标是个技术型皇帝,对各种民生事务,极为捻熟,明朝受制于钢铁产能不足,没有解决铁器的防腐问题,因此建造过一艘实验性的铁船,然后就搁置了。
常春明也不知道该怎么回答,因为探子并没有说明天星岛的船是全铁的,还是部分关键位置,使用了大量钢铁。我会安排密探,进入天星岛,打探秘术,如果他们解决了防腐问题,我相信,不久的将来,我大明王朝必然能获得此技术。
朱标没有常春明这么乐观,这么重要的技术,一定会严防死守,怎么可能随随便便的就偷出来,再说了,技术是一个体系,即便是告诉我大明王朝,大明王朝也没有这么多钢铁。常爱卿,你可以遣人去天星岛,以个人的名义,或者以商队的名义去买船,无论多少钱,只要能买来,就是赚到了。
大明王朝这边的买船计划已经定下来,暂且不叙。大汉帝国也听说了这件事,大汉皇帝刘秀正在和他的大将军吴子其商讨这件事的影响。
吴子其,天星岛离我们较远,但是正处在远洋航线上,是我们大汉远洋船队的中继站,此货盗匪占据天星岛,建国称号,想必诸国必不能容它,我们是否可以联合其他四国,远征天星岛,趁着他们虚弱,一举捣毁。灭其国,绝其宗祠。
刘秀看的比吴子其远。联合其他四国就不必想了,如果把攻打天星岛这件事,看作一件难度为的战争,叫上其他四国,战争的难度可能会上升到,再说了,天星岛里大明朝更近,我们不用替大明朝着急,多关注明朝在天星岛上的动向。通知我国的商队,提示风险,我们静观其变吧。
匈奴王朝也受到了消息,大单于亲自接见了来投奔自己的阴天应,详细了解了鳌山岛的战斗情况,感叹了钢铁巨舰的不可思议,没想到纯铁的船,竟然能在水上漂浮。大单于只是好奇大海和铁船,并不觉得天星岛对自己有什么危害,毕竟一个是海上的小势力,一个是马背上的王朝。
匈奴大单于冒顿封阴天应为北海侯,封地辽东。阴天应带着自己的手下,只有几百人,寄居在辽东半岛旅顺湾,舔舐伤口,准备东山再起。
大唐帝国的中央收到了谍报,但是没有重视,毕竟,大唐的海岸线只有多公里,优良港口一个都没有,只有海边的一座小城,名为盐城。大唐的主要精力,要用来对付周边的三个国家,明朝,汉朝,秦国,没有一个是好邻居!大唐与这三个国家的战争,每年都打,从来没有断过。好在唐国的经济实力在诸国中是最强的,因此,唐国的财政,多年来才能维系多面战争。
大秦里天星岛最远,在大陆的西方,但是秦国的海商很发达,因此,天星岛的变化,对秦国的影响最大,秦国也最为关切。
秦国皇帝扶苏身穿黑色冕服,看着跪在台阶下的黑冰负责人姬无错,钢铁船是怎么开动的,需要奴隶几何?
姬无错后背都湿透了,他只关注了鳌山岛的战斗,并没有机会上船参观啊,天星岛更是去都没去,还没来得及。回禀陛下,此船乃天星岛的不传之秘,船上全是天星岛最忠诚的部队,没有发现奴隶参与。鳌山岛被俘虏的军舰,只有部队,没有发现其他人,而且天行道的部队成员,大多数是年轻人。除此之外,天星岛部队使用的枪支,明显优于我们,我带来了样品,已经呈送内务部,请内务部仿制。
扶苏看着姬无错,自己的思维有点发散。钢铁船,大秦也尝试过,不过没有成功,天星岛是怎么成功的呢?还有姬无错说的枪支,看上去确实精巧,所用钢材更好,只是没有子弹,也不知道威力如何。
宣大将军李新觐见。
秦国大将军李新,负责远东地区的安全事务,大秦的远东海军,是秦国最强大的一只军队,也是这个时代,最强大的海军。
李将军,鳌山岛的战斗,你怎么看?
李新来之前,已经详细琢磨过手头所有的情报。回禀陛下,鳌山岛战争的双方,都算不上军队,都是菜鸡互啄。天星岛仗着坚船利炮,人数众多,鳌山岛凭借地利优势,盗匪悍不畏死而已。在指挥上,在战略战术上,在节奏把握上,在后勤与力量运用上,糟糕透顶。但是天星岛的钢铁巨舰的技术是我们急需的,如果能抢过来,将会大大提升我们的实力。请陛下下令,攻打天星岛。
扶苏微微一笑,李新说到他心坎里去了。命令,远东侯李新,占领天星岛,取回钢铁巨舰的建造秘密,俘虏工匠团队,送回大秦。
李新接受命令后,立刻回军营,做好相关的战争准备,皇帝陛下的圣旨和虎符,第二天送到了李新的帅帐。
我是李毅,民国政府大总统,我和我的团队正在讨论总结鳌山岛的失败原因,评估对后续的影响。我能想到各个国家对这次战斗的重视,毕竟钢铁舰船第一次出现在这个时代,但是我没有想到,大秦会这么重视,会派出自己最强大的海军,来攻打我们这个初生的弱小政权。
开了一整天的会议,都是检讨,自责,都是悲观的论调,我不得不强行解散了会议,再不解散会议,他们就要讨论散伙的事情了,估计下一步就是讨论分行李。我深切的感受到,建国这件事情,必须要有组织,凭借一群乌合之众,哪怕有先进的武器,有最先进的训练方式,最完备的战斗指挥体系,有源源不绝的资源,也不能成事。我需要调整我的团队,我需要调整我的管理方式。
这一切都需要时间,但是我知道我的时间不多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