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岁,那是皇帝才有的专有称呼。
这句万岁喊完。
商人们赫然反应过来,脑门子上全是汗。
不少人抬头悄悄看宁王的反应。
却见他面带微笑,没有丝毫暴怒或者惊吓样子。
心放下来的同时,也察觉到了一丝异样。
亲王守边关,宁王一人弄出这么大动静。
这位殿下,志向恐怕不在这帝国的犄角旮旯里。
……
“各位都起来吧,这些都是小恩小惠,本王一向主张有钱一起赚,大明百姓总不能天天过苦日子不是?”
朱权说完,下面又是一片吹捧马屁声。
在这些马屁声中,有人突然问了一句。
“王爷,大概什么时候咱们可以入股啊,我们顺风商会、顺风速运银子已经备好了,就等王爷您一句话的事。”
作为朱权来到大明后,主动联系本地商行组建的一家运输公司。
顺风商会可以说是根正苗红,对大宁货物声名远播立下了汗马功劳。
当然,朱权也没有亏待他们。
每次有什么新货物,第一个联络他们代为销售。
有大宗货物要运输,也是他们商会旗下的顺风速运承办。
这次听到要扩大生产,商会上层肚子里已经开始酝酿。
等散会后,第一时间拜会宁王。
他们的计划是,散尽家财,也要全力入股。
大宁的每家新式工坊都不放过。
至于朱权会不会允许他们这样做,那是后话。
首先要把支持的态度表现出来。
“不必着急,本王说了,一共两个惊喜,这才说了一个,各位就如此急不可耐。”
说完,他目光扫视众人。
在大家的注目礼下,从口袋里掏出一盒红色包装的香烟。
“诸位,我说的惊喜,就是它。”
这是何物?
香烟盒很小,离得稍微远点都看不清是什么东西。
靠得近的,也云里雾里。
幸好,PP上及时给大家展现这种被朱权称呼为新的战略物资的商品。
“诸位,本王可以负责人的告诉大家。这种东西,威力不要与烈酒!”
“它的名字,叫香烟。”
烟草在华夏历史上首次出现于两百年后的万历年间,由意大利传教士带进来的。
不过使用方式并非后来的点燃,而是研磨成细粉,加香料,用手指粘上烟末送到鼻孔,轻轻吸入。
当时这东西比较昂贵,只在达官显贵中间流行。
上流社会流行必定会传播到下层,到了满清时期,市井百姓也有玩鼻烟壶的。
“香烟,香烟是什么?”
“在下闻所未闻,这东西有何奇效?竟能与烈酒相提并论?”
“难不成也上瘾?用了就离不开?”
商人们你一言我一语,关注的重点都在朱权说的话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