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前门武装部的部长郑必胜,
正表情严肃的坐在办公室里。
郑必胜今年四十多岁,
老兵出身,
建国前打的大仗,
老郑基本上是一场没落下。
南征北战了二十多年,
郑必胜落下了一身伤病,
直到最后实在不能在队伍上坚持了,
郑必胜这才退伍到了这里,
当上了武装部的部长。
从军多年,
郑必胜早就把队伍当成了自己的家。
因此北边一开战,
郑必胜就格外关心。
和一般人不同,
老郑还和有不少还在队伍上的老战友保持着通讯,
因此对那边的情况更了解。
对于前线兄弟们缺少药品的事,
老郑也是急在心里。
这几天,他带着手下跑遍了整个辖区的大小药铺,
还自掏腰包,
给前面的老战友寄过去不少药。
不过,能弄到手的基本上都是中药材,
中药确实也有很多的优点,
比如副作用少啥的,
但毕竟见效太慢,
不适合战场急救用。
可是现在国家被全面封锁着,
弄到好的西药,实在是太难了。
同样的情况,
还困扰着很多和老郑有相似经历的老兵和军部。
据说军部大佬通过地下渠道,
联系了港岛那边的爱国商人,
那边的英、东集团花费了巨资,
采购了一批药品,
费劲周折运了进来。
虽然是杯水车薪,
也算是暂时救了急。
不过这事也漏了风,
敌对势力现在对港岛那边看的更紧了,
那边的爱国商人已经开出了天价,
却也弄不到第二批药了。
为此郑必胜急的火烧火燎,却无计可施。
正在这时,
门口的卫兵跑了进来,
“郑部长,门口来了一老一少师徒两个,他们说有特别紧急的事情要见您!”
“把人带进来吧。”
听说找自己有紧急事,
郑必胜虽然觉得奇怪,
还是把人请了进来。
时间不长,
陈天成就带着宋钟走了进来。
事情紧急,
陈天成顾不上客气,
直接说出了宋钟院子里地窖的事,
在陈天成的口中,
战乱时期,自己这个徒弟宋钟出去逃难行医,
把这个房子空了好几年。
等革命胜利了,
宋钟这才回到了四九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