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大明商税征收难。
其实不仅仅是大明征收商税难,历朝历代都难。
历朝历代收取商人的商税,都是从货运入手。
在城门、运河、驿站对货物按市价估算收税。
这样一来,先不说官吏与商人勾结中饱私囊。
就是商人也有很多办法逃税。
货物运输不进驿站、不入城,不经运河、收买官员。
甚至用价值低的货物盖住价值高的货物……
到最后,往往应缴纳十成税收,朝廷能收上一层都算不错。
还是李玉给朱元璋出的主意。
如要进入他的书楼包厢,需要在钱行验资开具凭据一般。
对商人的货物,也要开具凭据。
你交易什么货物,运输什么货物,都需要有一张朝廷税务司开具的“税收单”做凭据。
单据上,注明货物的种类,产地,数量。
如路引一般,每路过一地,各地的税务司都需要检查盖章。
地方税务司征收城门税,或者河道税,只需要根据商人上缴的凭据,核算税款。
没有这张凭据,你的货物根本无法“合法”运输、出入城、卖出去。
李玉这个法子不算高明。
就是一个简化版的“税务票据”程序。
基本切实可行。
李玉看完厚厚一塌商税征收说明。
不得不说,很是完美。
甚至比李玉跟朱元璋所讲的更完美。
小商小户,基本无需缴税。
民生行业,粮油、菜茶不过三十取一。
与民生行业无关的大豪商,百取十,才是惨兮兮。
商人交易的货物都有“单据”凭证。
货物周转收一次税收,不算多,百取一。
每年终,或者季度,商人都要自觉的拿凭证去税务司报税缴税,缴纳百十!
也就是,经营与民生无关的行业,商人需缴纳百十一点的税收。
不自觉去缴税的?
税收司会拿着你的单据上门……再罚没百十!
直白的话说。
你今年了挣钱了一百两白银。
自觉点,年终去税务司缴纳十两税收。
更有觉悟的,可以按季度缴纳,官府还未给你返税补贴!
不自觉的,等着税务司上门收你两!
总体来看。
商税的比率还是不算高。
民生行业,百取四;非民生行业,百取十一。
而且朱元璋怕引起商人哗变,还搞了返税的标准。
实际上商税不到百十,与农户三十取一的税收标准大致一致。
毕竟农户除了三十税一的粮税,每年还得两次徭役,用银钱算估摸也是百十的税收。
李玉拿起自家的账簿。
看了下上李氏产业的年度收入。
六亿两千万两!
好家伙!
老朱要收他近小一亿两白银的税收!
这还是按照纯利润分红算的。
要是按照营业额。
李玉至少得缴郭仪两白银的税收!
他喵!
李玉大喜。
朱元璋这老小子要发财了!
朱元璋发财。
他李玉的玄黄财气总算有着落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