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历朝历代开征新税都得闹腾三五年?”
“难道天佑大明?”
朱元璋只是个菜鸟商人,对市场还是一头迷糊。
只能归结到天佑大明身上。
各地读书人入城开始准备考试。
商人加紧进货,销货。
放佛一夜之间,大明绽放了无限的活力。
只有赤山县,日常照旧。
科举考试?
拿命去给朱元璋当官,一年几个铜板?
免徭役、免税的福利?
才几个铜板!
考个锤子!
不如多出两天摊.
官员空缺太多,朱元璋又催的太狠。
这次,礼部上下用出吃奶的劲头。
不到十天。
各地生员的信息被汇总递给了朱元璋。
“报名院试的童生共七百六万人!”
“万人!”
“哈哈哈……”
朱元璋忍不住揉眼睛,等在看清,忍不住狂笑出声!
这一天,朱元璋已经等了六七年!
看到万童生的数字。
朱元璋还是忍不住笑出兴奋的眼泪!
这万人,都可以算是读书人,是大明的根本!
是他朱元璋每年压榨大明本不多的税收,强制推行社学的成果!
等了数年的社学!
总算结出让人迷醉的果实!
“山东万童生,不愧为孔圣故里!”
……
“应天府只有万人?”
应天府可是大明首府,加上下辖的县府,过百万人口。
只有万童生报名?
这个比例太低了!
要知道,童生只是县府书院举行的毕业考试。
但凡是个人,读两年书混到毕业,就能拿个童生的称号。
拿了童生的名号的人,家里有点余财,十有九都会去考个秀才试一试。
考上了就是秀才,就是士人,可以免税免徭役!
朱元璋麻了!
朱元璋皱起眉头,突然出声问道:“赤山县多少童生报名院试?”
赤山县。
出了个叫李玉的人。
带着一帮商人一年挣了亿两白银!
被人成为大明首富。
现在的六部官员谁人不知,谁人不晓!谁人敢不重视!
礼部尚书偰斯出身回道:“圣上,赤山县报名院试的童生只有六人。”
“六人!”
朱元璋瞪大眼珠子。
这数字太恶心人!
科举取士,各州府士人的文化水平有高有低。
朱元璋为了公平,依据人口定死了每个县府的名额。
赤山县属于中县,有十五个秀才名额。
六人参加院试,也就是百分百通过了!
考个锤子!
纯属恶心人!
不用想!
今年应天府只有万童生报名院试。
显然是李玉的功劳!
这李玉名声传开后,应天府境内的多少人都慕名前往。
朱元璋敢说。
只要有点野心的读书人,进一趟李玉的李氏书楼。
出来后,读书人就会变成商人!
朱元璋拿着奏章,忍不住叫嚣道:“一人败坏一城风气!”
“这李玉真是该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