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缠腰中间的“木棍”上包裹着一层灰色的硬纸,两端露出了一小截头,都用胶水封了口。
李杰用小刀将这条缠腰里面筒芯表面的灰色硬纸划开,小心翼翼,一抹银光露了出来。
银元!
里面是叠在一起的一摞摞银元。
银元?民国的东西?
李杰有些失望,在他浅薄的古玩知识里,年代越久远的东西才越珍贵。
从筒芯里拿出一枚银元把玩。
李杰发现这枚银元似乎有些不对,大约是因为年代久远的缘故,银元的表面有些发暗。
整体直径大概有四厘米左右,重量不会超过四十克。
银元的正面珠圈内有汉文“光绪元宝”四个字,上镌“奉天省造”四字,下面镌“库平银一两”五字,左右镌“癸卯”二字,字体俊秀,好似舍不得动刀刻塑一般。
光绪?
清朝的?不是民国?
他有些奇怪起来,打开了手机开始搜索。
随后脑门上就渗出一层油汗。
这枚银元网上还真有介绍,全名叫做“奉天省造癸卯光绪元宝库平壹两银元”,曾在年拍卖过一枚,起拍价万美元,成交价七十三万美元。
我勒个大槽!!!
这一枚小小的玩意儿这么贵!
正在手上转来转去的银元一下停了下来,被他紧紧握在掌心,这哪是一枚银元啊,这是一堆金子啊!
他目光火热的看向了那长长一条筒芯,里面如果全是……
将手中银元小心翼翼的放在桌子上,他拿起小刀,继续往下拆纸。
不一会儿,第二枚银元也被他取了出来。
果然还是这劳什子“奉天省造癸卯光绪元宝库平壹两银元”。
再往下,依然是。
可到了再取第四枚时,银元没了,显露出来的是一枚“孔方兄”。
不对,称之为“孔方兄”并不合适。
因为它中间没有孔,不算是铜钱,而是铜板或者铜元。
银元没了?
李杰心中一阵惋惜。
若是这五卷全都是这种银元,自己岂不是一下成为亿万富翁了。
他也不想想,若是这些都是“奉天省造癸卯光绪元宝库平壹两银元”的话,一起流入市场,还能有那个价吗!
不过这枚铜元似乎也有些与众不同。
不仅直径比一般的铜元小些,上面还雕刻着“宣统三年二百枚换银币一元”的字样!
上网一搜,这铜钱也不简单。
其名为“宣统当制钱五文铜板”,被誉为“十小珍”之一的铜钱中的极品。
因为清王朝垮台,这个品种的铜板就没大批量制造,甚至可以称之为样币!
当然了,这种铜板的流通量还是比之前的银元要大,因此价格也低了许多,一枚大约在十万左右,华夏币!
但是——
架不住量多啊!
(兄弟们,求呵护,评价、鲜花、收藏、打赏都来点呗,拜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