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卫绾说完,同为儒家门人的一应官员,也纷纷起身劝阻道。
如此一幕,落在武帝刘彻眼中,却是直接就变了一个意思。
那就是在逼宫!
再联想到之前许言对儒家儒生们的评价。
刘彻对儒家众人的好感,瞬间就变得荡然无存,很是不悦道:“尔等此言何意,这是想让朕言而无信吗?”
“此事朕已意绝,尔等全都退下吧。”
刘彻冷冷看了眼以卫绾为首的儒家众人,原本他还对窦太后逼迫自己罢免卫绾丞相之职一事有些抗拒,如今却觉得,罢免了卫绾的丞相之位,也是件好事。
真要让卫绾这个丞相继续做下去,让儒家的儒生们充斥朝堂。
以后这大汉天下,还能不能是他这个大汉天子说了算,犹未可知啊。
甚至,刘彻回想自己这位老师的一生,虽然是三朝元老,但是其人好似还真的没有提出过任何对大汉有利的谏言献策,做过出什么大事事实。
汉文帝时,以弄车之技当上郎官,迁中郎将,出为河间王太傅。
汉景帝时期,从平七国之乱,升任中尉,加封为建陵侯,拜太子太傅、御史大夫。
到了自己继位,官至丞相。
其人一生为官,位居显要,既无拾遗补阙之功,更谈不上兴利除弊之绩,只是默默无言,守道而已。
这就像许言所说的一样,儒家的官员,除了那张嘴,完全是一点实事都做不出来。
刘彻想到这里,对卫绾这个曾经的老师,可谓是失望到极致。
“陛下……”
卫绾可不知道刘彻的想法,他张张嘴还想要继续劝谏。
只是还不等他说完,便听到武帝刘彻冷声道:“卫大夫不用再说了,朕已经意绝,尔等直接退下便可。”
刘彻说完后,似乎犹不解气,寒声道:“另外,卫大夫当真没有听说过许师的名头?”
“为何朕却听闻,许师曾与公车署中论战百儒,让数百儒生哑口无言,且有公车令上书奏言此事,而被卫大夫将奏章拦下?”
“亦或者说,卫大夫还真的将朕当做三岁幼童,觉得朕好糊弄,欺瞒不成?”
刘彻冰冷的话音落下。
不仅让卫绾这个御史大夫震惊不已,就连场中其他人也是震惊到了极点。
尤其是窦太后和王太后等,全都用一副惊讶的目光向其看去。
因为刘彻对卫绾的态度前后变化太大了。
几日前,还将卫绾当做心腹重臣,大肆提拔儒家儒生呢。
如今只是过了短短几日的功夫,便对卫绾和儒家众人如此厌恶,就连对卫绾的称呼也从“卫师”变成了“卫大夫”。
如此迅速的转变,又如何能让众人不惊讶。
这也让众人对刘彻口中的“许师”生出极大的好奇之心。
想要看看究竟是什么人,能够有这么大的本事,在短短几日间,便能获得武帝刘彻的如此信任。
“老臣知罪,只是……”
卫绾听到刘彻怒斥,请罪一声,然后便想要为自己辩解。
可惜,刘彻却并不想在这个时候听他的辩解,直接挥手打断道:“卫大夫能够知罪便好,这件事以后再议不迟,如今还是坐下安心观看许师和众方士神仙术的赌局吧。”
他说完之后,目光重新看向一众方士,道:“尔等谁先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