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地一场神仙术表演,直接变成了现场坦白从宽的认罪大会。
这一变故,别说年少的武帝刘彻了。
便是活了六七十年的窦太后,也是头一回见。
当一个个方士俯首认罪,承认自己的神仙术都是骗人的把戏后。
窦太后心中无语的同时,也对武帝刘彻今日的表现表示赞赏。
无论是之前对儒家儒生们表现出的排斥。
还是对方士神仙术的处理。
无不表明,年少的大汉天子,已经逐渐走向了成熟了。
刘彻可不知道窦太后的心中想法。
他见大殿中的方士们全都认罪,承认自己的神仙术全都是骗术,心中也是失望至极,淡淡道:“既然尔等一众方士皆已认罪,承认了神仙术是骗人之术,并亲自将神仙术的骗人之法交代出来。”
“那么此次比试,朕便宣布是许师取得了胜利,尔等可有异议?”
既然方士们已经认罪。
那么许言和方士们的辩论比试谁胜谁负,便一目了然了。
对于这样一个结果。
众方士们虽然心有不甘,恨不得将许言碎尸万段了,却也只能硬着头皮,强笑着赞同道:“我等无异议!”
刘彻等的就是这句话。
他见众方士对自己的判决结果没有异议,便直接宣布道:“来人,传朕旨意:燕地许言学贯天人,才通古今,有经世伟略之大才,特赐予帝师称号。”
“此外,帝师许言献造纸术,军粮制作之法有功于江山社稷,当封侯,食邑千户,赐封号‘文成’,赏宅院一座,美人二十,金万两,仆役三百。”
“另有,帝师许言揭破方士神仙术骗局,特赐格物学宫一座,许其传授格物学说,诸子百家当以格物学为首,我大汉朝臣……”
一旁窦太后听着刘彻的一道道丰厚赏赐,眉头不由紧皱。
尤其当她听到刘彻下旨,要将许言格物学说封为大汉主流学说,诸子百家要以格物学说为首后,再也忍不住,当即打断道:“陛下!”
“奶奶有何吩咐?”
刘彻听到窦太后呼唤,当即停下了继续下令,向窦太后问道。
“陛下,老身不知道这许言是不是真的有大才,但是陛下仅凭什么造纸术和军粮制作之法便封其为候,还是文成候,这是不是有些过了?”
不是窦太后大惊小怪。
而是文成候这一个封号真不是一般人能够承担的起的。
纵观整个大汉,也唯有辅佐高太祖皇帝刘邦夺取天下的张良,才得以被封文成候。
并且,就这还是在张良死后被追封的。
由此你就能够知晓“文成”两个字的含金量了。
这两个几乎是代表着大汉文臣之巅,是所有文臣的最高荣誉。
更不要说,刘彻将许言封为“文成候”后,还要举朝帮许言推广格物学说,这就让窦太后更加不能忍了。
因为她从来没有听过什么格物学说,也不知道格物学说究竟能否治国。
倘若能的话,倒也没什么,无非是像儒学,黄老之学一般。
然而,如果格物学说不能够治国?
那么刘彻这一道旨意下达后,大汉天下想不乱都难。
所以窦太后听到刘彻要举国之力帮许言推广格物学说后,再也忍不住,便直接开口劝阻了。
刘彻听到窦太后的置疑,却是不由笑了笑道:“奶奶有所不知,许师所献造纸术和军粮制作之法,对我大汉而言,皆是天赐神物,莫说是区区一个文成候,便是封其为文成王亦是绰绰有余。”
封侯,在汉朝已经是二十等爵的最高级别,在其上便是封王了。
只不过高太祖刘邦有令。
非刘姓者,不得封王!
所以刘彻对许言的封赏也只能是封侯。
至于说为何是文成候?
那是因为在刘彻的眼中,凭借许言的造纸术功劳,以及对方开创格物学说,想要走诸子百家圣贤之路的大魄力,大才华,非“文成”二字,不足以概括。
“此言当真?”
窦太后闻言,惊讶不已,好奇问道。
刘彻看了眼半信半疑,以及大殿中皱眉不语的文武朝臣,不由笑了笑。
他朝一旁的贴身内侍粟恒道:“粟恒,你去将偏殿的纸张和格物学书册取来,让太皇太后以及朝中大臣们看看,许师献上的造纸术,究竟能不能配上‘文成’二字。”
“奴才遵旨!”
内侍粟恒闻言,快步走向偏殿,去取偏殿中剩余的白纸和格物学书册去了。